全國碳市場正式全面啟動后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Q&A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自2017年宣布啟動以來,一直在積極推進中。今年4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進一步向市場傳遞了積極信號。全國碳市場正式全面啟動后,深圳
試點將扮演什么角色,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答| 2013年6月18日,深圳在七個試點省市之中率先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至今已平穩運行超過五個
履約周期。在試點期間,雖然在七個試點中配額規模最小,深圳碳交易市場的交易活躍程度卻最高,流動性連續五年排名全國第一,并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
國家對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高度重視,今年的兩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再次強調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態度,并表示生態環境部在積極推動建立全國碳市場。在地方層面,深圳將深化試點碳市場,繼續扮演為實現地方溫室氣體總量控制目標發揮作用,在主管部門的帶領下積極探索污染物控制和
節能減排協同治理的新模式,更好發揮碳市場的市場調節機制,實現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工作統籌融合、協同增效,以及為地方培育發展新業態(
碳管理服務產業)提供機遇的重要角色;在促進企業發展層面,深圳市場為其他行業企業進入全國碳市場提供經驗與準備,為地方企業低碳發展轉型提供倒逼機制,為地方企業低碳發展提供投融資渠道。
在全國碳市場即將啟動的背景下,深圳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挑戰主要體現在:一、深圳是一座低能耗的綠色科技城市,重工業占比低,目前主要以工業企業為主的碳排放市場總量在全國七個試點中體量最小。二、深圳納入全國碳市場的行業和企業數量少。但挑戰同時也是機遇,深圳市場是一個與全國碳市場的差異化非常明顯的市場,深圳的企業普遍呈現出低能耗,高產出的特點。深圳市場將打“區域特色牌”,一方面充分發揮在法律體系、市場要素設計、參與主體能力建設、
碳金融產品服務創新等多個方面積累的豐富寶貴的經驗,與全國碳市場并行接軌,另一方面將管控重點從工業企業擴大到建筑、交通以及市民生活等排放量更大的領域。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