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四:光伏騙補?新補貼政策下根本做不到
最后,我們再來說一下關于“光伏騙補”的謠言,這個說法在金融機構圈子里流傳得很廣。要解釋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當前的可再生能源補貼政策采用“發一度電給一度電的補貼”的形式,由電網企業來承擔核算發電量及發補貼的工作。
這種補貼模式類似種莊稼,以一個固定的
價格收購小麥,農民若是交不上糧食,根本一分錢得不到。所以這種情況下光伏企業根本沒法騙補貼。更根本地說,這種按照發電量計算補貼的形式,就是為了改善過去“裝機補貼”的缺陷,讓市場過渡到“按照產出獲得收益”的更科學、更可持續的模式。
回到本文開頭提出的問題,作為可再生能源的業內人士,我們該怎樣正本清源、化解這些謠言呢?借用論語的一句話“不患人之不知己,只患己之不知人”,筆者認為與其對謠言憤憤不平,從業者更應該加強與外部的交流,努力消除誤會;同時依靠高質量的發展滿足用戶的需求,才能真正贏得市場對可再生能源的認可。
當然,筆者也期待看到各位從業者能對可再生能源行業有“知識更新”的意識,畢竟可再生能源行業是高科技的延伸,其變化之快遠遠超過化石能源等傳統行業。
最后,筆者希望全社會能更客觀地看待新興的能源品種。無論是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還是印度、中東、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無一不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行業。中國在這方面已經有比較好的優勢,一定要再接再厲,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理念。環境問題的解決離不開清潔低碳的能源,而可再生能源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力量。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