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的效率原則:市場機制
稀缺資源的優化配置是經濟學的中心議題,就資源配置方式而言,既有強調自上而下的、行政管制導向的計劃機制,又有注重自發秩序、分散決策導向的市場機制。然而,在不同的資源配置方式下,稀缺資源的使用效率不盡相同,稀缺資源的分配公平存有差異。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實踐證明,計劃機制注重自上而下的指令,由此形成的供給無法與復雜多變的需求相匹配,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產品分配的不公平;市場機制強調自由競爭的分散決策,以
價格為核心,能夠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產品的公平分配。
碳排放權交易就是以碳排放權的商品化為本質前提,以碳排放權的高效利用和公平分配為目標,通過市場化的手段,以價格機制為核心,確保經濟主體以成本與收益的匹配為導向,實現碳排放權的最優化配置。從這個角度而言,碳排放權交易注重發揮市場化手段在
碳減排中的決定性作用,實質上是以碳排放權交易價格為信號,讓經濟主體依據該信號所體現出的生態成本與生態收益確定各種經濟資源在生產中的配置,讓經濟資源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將經濟資源引向最能釋放效率的地方,并最終實現物質財富增加和生態環境改善的統籌兼顧。
當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碳排放權交易中的決定性作用,需要以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為前提保障,也就是需要政府站在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注重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頂層設計和配套保障體系??梢?,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的制定與運行,離不開市場和政府的通力合作,兩者的合力能夠讓碳排放權交易成為人類社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的有效手段。
總而言之,碳排放權交易是為了避免人、自然與社會沖突而實施的環境經濟政策,商品化屬性能夠讓經濟主體更加注重碳排放權的最優化配置,外部性內在化邏輯能夠讓經濟主體更加注重生態成本與生態收益的匹配,市場機制能夠讓經濟主體更加注重提高碳排放權的利用效率和分配公平性。碳排放交易的有效運行,既能夠減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碳排放數量,又能夠提高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碳排放質量。特別是對仍為發展中大國的我國而言,碳排放權交易政策的有效實施,能夠克服資源環境對經濟發展所形成的硬約束,從而有助于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拓寬經濟發展的空間和釋放經濟發展的潛力,進而實現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