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
綠色轉型。泰安作為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同時擁有泰山這座豐富的生態資源寶庫,
綠色低碳是發展的最大特色,也是未來前進的主流方向。”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
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李蘭祥表示,泰安近年來全面融入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以加快綠色低碳發展為工作重點,推動制造、能源、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綠色轉型,實現綠色低碳賦能高質量發展。
“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守護好生態是關鍵。”李蘭祥介紹,多年來,泰安縱深推進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在生態修復上守好防線,狠下功夫。2024年,泰安實施重要生態區保護修復,完成森林撫育面積2.4萬畝,建成綠色礦山58座;新創建5條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
圍繞如何實現工業發展與綠色低碳齊頭并進、良性互動,李蘭祥表示,在發展工業經濟的過程中,我們積極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近年來泰安以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總引擎,不斷加快產業園區綠色化、循環化改造,積極培育綠色低碳示范園區。2024年,泰安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4家,省級綠色工廠17家、綠色工業園區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4家。同時,泰安通過推廣節能電機、布局建設微電網等方式,構建起新型能源利用體系。中儲國能3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范電站并網發電,
新能源裝機容量占電力裝機比重達到63.2%。
生態“高品質”帶來文旅“好風光”。李蘭祥介紹,泰安重點培育“泰山+”文旅品牌,確定“串珠成鏈、山城聯動、全域融合、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推動“門票經濟向綜合經濟、泰山旅游向全域旅游、城市流量向發展增量、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2024年泰安全年接待國內游客9429.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02.7億元,分別增長12.3%、13.8%。泰山游客量連續兩年突破800萬人次。
“我們今年仍將穩步推進能耗‘雙控’向
碳排放‘雙控’轉變,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深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試點,全力打造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先導區,以更大力度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李蘭祥說。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