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技術問題??稍偕茉茨壳爸挥酗L能與太陽能光伏的技術成熟,成本降下來了,但儲能和電網配套技術還在發展。氫能得以快速發展,但尚不能替代石油和天然氣。工業過程難以完全實現凈零排放,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到可以規?;瘧谩?/div>
七是國際經濟環境的惡化對我國綠色轉型的沖擊已經出現。2022年,美國推出《通脹削減法》,目標是為本地新能源產業提供額外補貼,限制外部進口,保護國內產業。 2024年5月,歐盟的《凈零工業法》和《關鍵原材料法》相繼生效,目標是將光伏、風電等8個凈零排放技術產業40%的制造控制在歐洲國家。2023年5月,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在官方公報上正式發布,標志著它已正式立法。這部世界上首個“
碳稅法”,目前仍處于過渡期,2026年將正式實施,屆時將導致進出口商品的碳含量或
碳足跡成為決定貿易的關鍵因素。
面對上述多重挑戰,我們要深刻把握好加快全面綠色轉型的新形勢、新機遇、新使命。一要看到我們已經站在全球綠色轉型的前列,堅定信心加快轉型。國際能源署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24》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清潔能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能源系統,其中中國的表現突出。2023 年,中國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到全球的60%。
二要看到世界性的能源轉型需求,統籌好國內與國際兩個市場。過去十年,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2/3來自中國,未來幾年,全球性的電力需求增長將加速。應當看到,我國綠色轉型的實踐,必將對廣大發展中國家樹立良好的示范,中國技術、中國經驗將帶動全球綠色轉型向前邁進。能源轉型合作,也將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要看到我國綠色轉型恰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過程。我們要堅持不懈推進能源轉型,助力我國的高質量發展。我們的能源轉型要能夠支持和支撐起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實現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者是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本文是作者在第90次中國改革國際
論壇上的發言節選)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