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合作至關重要
當前,全球各國都面臨著氣候危機所帶來的巨大損失,因此這使得中歐氣候合作變得更加重要。中國與歐盟應繼續在國際范圍內發揮核心作用,鼓勵各國加快向
低碳環保型經濟過渡。
中歐雙方應把“不造成重大傷害”的原則應用于所有的經濟刺激措施中。也就是說,刺激資金將不能投資于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及加劇全球氣溫上升的項目。
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歐盟和中國是全球應對大規模自然災害的核心力量。為籌備原定今年10月在昆明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歐盟-中國環境治理項目已經組織了一系列雙邊研討會,以非正式的形式討論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設計。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本就迫在眉睫的氣候環境議程顯得更加重要。有證據表明,如果人類不采取行動保護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而是繼續破壞它們的自然棲息地,那么諸如新冠肺炎這樣的人畜共患疾病還會持續出現。
當前大自然面臨著嚴峻危機,中歐環境合作將決定我們所處環境的可持續性。如果雙方合作出現裂痕,可能導致全球為氣候變化作出的努力倒退10年,甚至更長時間——這顯然是我們無法承受的。因此,中歐雙方應時刻牢記這一點,避免讓意識形態等分歧干擾到雙方合作,并在綠色、高質量經濟復蘇,以及提供全球性綠色公共產品方面共同發揮引領作用。
我們相信,中歐環境伙伴關系將進一步加強。雙方也將在綠色經濟復蘇、氣候行動、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供應鏈等方面形成共同的發展思路。諸如此類的成功
案例也將進一步增強世界各地的城市、企業、機構和人民的信心,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真正的生態文明出一份力。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作 者
◇ 龍迪 (Dimitri de Boer) ◇
歐洲環保協會中國項目首席代表
◇ 王毅 ◇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