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前,英國燃煤發電機組發電量占比約為42%。但在2013年,英國推出的歐盟國家首個碳
價格附加費(CarbonPrice Support),要求化石燃料發電企業繳納附加費用,嚴重削弱了煤電生產積極性,自此改變了煤電產業發展路徑。碳
價格附加費定價為每噸二氧化碳征收18英鎊關稅,目的在于完善歐洲的排放交易體系。另一方面,
碳價格附加費一定程度減少了對煤碳產業的需求。英國Drax首席執行官表示,由于煤炭需求不足導致煤價處于低位,2023年之前公司開展煤炭產業經營的可能性極低。
英國不同種類電源發電情況(引用自文章“How Britain ended its coal addiction”)
有
專家表示,低碳轉型進程中過于依靠高間歇性可再生能源會帶來電力系統不穩定。因為可再生能源發電易受到天氣變化影響,低轉動慣量會降低電力系統整體的安全可靠性。
英國電力公司負責電力供需平衡的專家表示,雖然電力系統復雜性增加,但管理電力系統的工具和資源也變得越來越完善,例如電池可通過快速響應以應對風電和光伏出力波動。英國的資源稟賦和電價條件對英國的低碳轉型形成有力支撐。
一是可再生能源發電需要其他電源平衡其發電量,以達到全系統供需平衡。相較于煤電,天然氣發電更適宜作為平衡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電源。英國擁有豐富的天然氣儲量,充足的天然氣發電裝機可有力支撐可再生能源發展。
二是燃氣發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較高,明顯推高了英國售電價格。2018年英國平均電價為1.66元/千瓦,同年中國平均電價僅為0.85元/千瓦。較高的電費一定程度支撐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2019年,我國火電發電量占比約69%,其中煤電占絕對多數,符合我國稟賦條件。煤電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依然是我國主力電源之一。另外,大規模燃氣發電和大規模儲能在我國的應用場景仍不成熟。因此我國短期內不會有如英國一樣顛覆性的能源轉型變化。
從系統安全性來看,英國2019年底的大停電反映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對電力系統安全性的沖擊。未來,隨著我國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漸提高,其對電力系統的整體安全影響也將是一個巨大挑戰。
因此,在電力改革大背景下為推進能源轉型,可以通過建立市場化機制,使用價格信號有序引導煤電升級或退出,促進
清潔能源穩步發展。另一方面,需加大研發力度,通過技術創新手段降低成本,利用新技術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實現有序推進能源轉型。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