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成都市民
綠色低碳出行、節約水電氣等低碳行為產生的減碳量,將予以量化并進行獎勵。”3月27日,由成都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環保局聯合召開的《成都市推進
綠色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專題新聞發布會上,這一內容在“實施‘碳惠天府’工程”中得以呈現。
《實施方案》聚焦能源生成轉換、綠色生產、綠色生活領域,著力推進低碳城市建設。在能源生成轉換領域,成都將實施
清潔能源替代工程、能源梯級利用工程、智慧能源發展工程。落實到具體行動中,體現為建設
清潔能源受端城市和市場化示范基地;推進能源綜合梯級利用改造,采用新技術、新工藝促進能源循環利用,推廣運用新型余熱余壓利用裝備;積極建設智能變電站、智能調度系統,拓展智能電表等智能計量設施、信息系統、用能設施應用領域。
在綠色生產領域,實施產業綠色升級工程、資源循環利用工程、綠色供應鏈構建工程、園區綠色改造工程。推動鍋爐、供熱制冷、電機、照明等系統優化升級,開發推廣高效電機、鍋爐等用能設備,集成運用高效節能技術。推進“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模式,廣泛運用電子標簽、二維碼等物聯網技術跟蹤廢棄電子產品流向;大力創建國家低碳工業園區、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和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推動園區內企業開發綠色產品、主導產業創建綠色工廠,實現園區整體綠色發展。
在綠色生活領域,實施污染防治攻堅工程、生態系統提升工程、綠色交通暢享工程、“碳惠天府”工程、
綠色建筑示范工程。強力實施“治霾十條”、“治水十條”、“治土十條”、“增綠十條”、“治堵十條”行動,高水平規劃實施天府綠道、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等重大生態工程。實施“碳惠天府”工程,大力推進全社會低碳行動,將以電代煤、以電代油、綠色低碳出行、節約用水電氣、垃圾分類、資源綜合利用等具有廣泛公眾基礎的碳普惠行為納入碳普惠體系。搭建碳惠天府
平臺,通過財政支持、商業激勵等方式,對社會公眾和企業節能降碳等綠色行為產生的減碳量予以量化并進行獎勵。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