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水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攻堅,水利部剛剛出臺了《關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導意見》,其中,“建立健全水權制度和水價機制”被列為十大重點改革任務之一。
就在不久前,內蒙古自治區水權收儲轉讓中心正式組建成立,負責收儲和轉讓盟市、行業和企業尚未利用的水權,以及節水產生的水權、投資農業節水灌溉置換出的水權,新開發水源水權、再生水水權和國家、流域管理機構賦予的其他水權等。依托這一交易平臺,內蒙古率先開啟了跨盟市水權轉讓試點。專家表示,通過用水指標市場化交易,可以推動地區和行業、企業加大節水力度,實現水資源節約和優化配置的目的。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兩條消息的發布,引發了人們對于水權制度問題的關注。按照我國法律規定,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水權指的是水資源使用權。水權制度建設的核心是水資源使用權的確認和流轉。完善這項制度,從根本上說,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與效益。
這些年,我國對水權制度進行了多方探索。從法律規章層面,先后修訂了《水法》,出臺了《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對取用水戶獲取取水權、轉讓取水權進行了明確規定。水利部先后頒布《水量分配暫行辦法》等對水資源確權、轉讓等環節進行規范。在實踐中,相關部門加快界定初始水權,比如從流域層面,完成了黃河、黑河、漳河上游、永定河、大凌河水量分配;從取用水戶層面,通過取水許可管理明確取用水戶水資源使用權。截止到目前,全國保有取水許可證40余萬套。在此基礎上,浙江、甘肅、寧夏、內蒙古、福建等一些地方積極開展了水權交易試點工作。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記者在山東、山西等地采訪時注意到,一些村子的農業節水成效特別顯著,除了高效節水灌溉設施推廣得力,背后還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將農民自主節水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鶎铀ぷ魅藛T道出了背后的秘密:原來這些村正是采取了初始水權分配的方法,對灌溉用水實行定額管理,農民用IC卡先購水后澆地,在分配水權范圍內所購的水量,節約歸自己,并可在農戶間自由轉讓。小小的經濟杠桿,就撬動了農民節水的主動性,實現了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實踐證明,水權制度在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節約用水、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總體來說,目前我國水權制度建設進程尚處于建立健全制度和實踐探索階段。制度上,局部有突破,總體不完善,實踐中,一些地方探索水權制度建設的積極性比較高,但水量分配尚未全面推開,水權交易的做法還不規范,市場機制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針對一些地區水資源使用權歸屬依舊不明確、配置手段單一的問題,《意見》提出,要健全水權配置體系,開展水資源使用權確權登記,形成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水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陳明忠表示,“水資源流動變化的特性決定了水資源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的操作難度很高,但水利部門將加緊探索開展確權登記工作。”
具體來說,區域用水指標和水量分配是推動這項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水利部門將抓緊完成省級以下區域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分解,加快開展江河水量分配,確定區域取用水總量和權益。同時,對取水許可管理存在的問題,《意見》強調要完善取水許可制度,對已經發證的取水許可進行規范,確認取用水戶的水資源使用權。同時,要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資源使用權進行確權登記。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對水資源使用權流轉不順暢、制度不健全的問題,《意見》提出,要建立健全水權交易制度。目前,各地的實踐積累了很多經驗,但做法還有待完善?!兑庖姟访鞔_,要鼓勵和引導地區間、用水戶間的水權交易,探索多種形式的水權流轉方式。但也同時強調,要按照農業、工業、服務業、生活、生態等用水類型,完善水資源使用權用途管制制度,保障公益性用水的基本需求。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隨著水權制度的建立健全,市場將在水資源配置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