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業低碳發展的國際競爭力
專家表示,在跨越國境的低碳供應鏈發展中,很長時間沒有好的技術手段對碳足跡進行精準跟蹤和管理;我國起步稍晚,碳足跡核算過程比較粗放、數據準確度和可信度不高。
“如果不能越過這道貿易保護綠色壁壘,我國的貿易格局或受到影響,諸多企業將在國際市場上失去先機。”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后孫領說。
四川天奧空天研發中心副主任劉美琦認為:“尤其對于出口制造型企業來說,碳足跡超標產品將被征收高額
碳稅,因此,亟須一套更優的可信碳足跡管理系統應對歐美的挑戰,在為本國企業服務的同時促進并提高企業低碳發展的國際競爭力。”
胡子江分析,可信碳足跡管理系統適用性廣泛,可用于農業、工業各個生產環節。而在國家“雙碳”大背景下,各行各業、復雜供應鏈的精細化專業
碳管理是未來的剛性需求。
“畜牧業是農業中公認碳排放最高的產業,未來隨著歐美碳關稅的實施,肉、奶、毛皮等相關產品的進出口可能會受到較大的沖擊。如果企業想要在碳約束時代的全球農產品市場競爭中取得先機,就必須對碳排放進行精準可信的數據審計與管理,而可信碳足跡管理系統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卞立平說。
不僅如此,根據可信碳足跡管理系統,農業企業還能從碳足跡的角度知道怎樣通過改變生產管理方式節約碳排放。卞立平舉例說,如果養豬場想用某種高效飼料實現低碳養殖,有了這套系統,就可以計算出更換新飼料后是否能降低碳排放。假如新飼料成本增加,但碳稅節省得更多,這樣企業就能確定可以使用該種飼料;或者新飼料成本增加,碳排放也同樣增加,那就不需要更換原來的飼料。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