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024
清潔能源科技資本大會”在山東東營開幕。此次盛會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
專家學者及業界精英,共同展望
清潔能源、科技與資本融合發展的新藍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
北京)
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院長徐春明出席大會致辭,并作《
碳中和背景下電氫儲技術發展思考》特邀報告。
隨著全球工業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化石能源的消耗量急劇攀升,溫室氣體排放問題日益嚴峻。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各國紛紛提出碳中和愿景,旨在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和諧共生。2020年,我國明確提出了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的宏偉目標,為我國清潔能源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徐春明院士在致辭中指出,清潔能源是實現碳中和戰略能源轉型的必經之路。特別是以綠電、綠氫為代表的
新能源,有望在未來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引領全球能源結構的大轉型。在這場充滿機遇與挑戰的轉型中,我國科技界也肩負著重要使命。
當前,能源開發和利用正加速向清潔能源轉型。據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最新報告,2023年全球能源投資總額約為2.8萬億美元,其中60%投向了清潔能源領域。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太陽能產業的投資首次超過了石油產業,全年投資總額高達3800億美元,而石油生產領域的投資則為3700億美元。這一數據充分表明,清潔能源已成為全球能源投資的熱點。
在中國,清潔能源投資更是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據國際能源署預測,2024年中國清潔能源投資將達到6750億美元,穩居全球首位;歐盟和美國則預計投資3700億美元和超過3150億美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清潔能源發電量達到319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8%,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上升至26.4%,較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這些數據的背后,是清潔能源資本在推動能源轉型中的巨大貢獻。
在談到資本在清潔能源發展中的重要性時,徐春明院士強調,資本應關注早期、小型及硬科技企業。本次大會以清潔能源、科技與資本為關鍵詞,聚焦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他特別提到,在東營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東營正在加快推進“綠電綠氫重化工用能示范工程”項目,旨在實現東營地區光伏風電的全部就地消納,為傳統化工行業的轉型升級供應大規模、低成本的清潔能源。
徐春明院士表示,東營作為光伏風電資源豐富且傳統化工產業發達的城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一新模式的實施,將為東營的轉型升級注入新的活力,推動其從高碳到低碳、再到零碳的快速轉型。這不僅有助于實現東營地區的碳中和目標,也將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