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pr3nx"></address><address id="pr3nx"></address>

    <noframes id="pr3nx">

      <address id="pr3nx"><address id="pr3nx"><listing id="pr3nx"></listing></address></address>

      <form id="pr3nx"><th id="pr3nx"><th id="pr3nx"></th></th></form>

      環保與PPP絕交

      文章來源:經濟觀察報董瑞強2019-03-10 10:58

       
      環保與PPP絕交

      環保產業正在迎來新一輪發展的春天。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明了今年治污攻堅的主要目標: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等。
       
      生態環境部印發《2019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點》也提出了相關目標:全國未達標城市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2%,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79.4%。要求繼續組織全國執法力量對重點區域強化督察,并開展考核評估,將落實情況納入污染防治年度考核,對完不成任務的嚴肅問責。
       
      新目標的出爐和治污力度再次升級,意味著更多環境治理需求的產生,這對環保企業而言,則意味著商機。
       
      萬綠達集團鋼鐵事業部總經理李遠征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為達成污染防治既定目標,環保力度必然會進一步加大,社會對環保關注度會提升,這方面治理需求自然會增多,未來環保市場這塊蛋糕會越做越大,突破數萬億元規模,這將為環保上市公司發展創造更多商機和更廣闊的舞臺。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兼首席政策專家駱建華的判斷是:目前中國環境治理任務遠未完成,很多城市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的既定指標尚未實現;大多工業企業資源能源消耗還處在高平臺期,比如鋼鐵、煤炭、水泥等企業污染排放問題仍然很嚴重。所以這個市場很廣闊,環境治理企業仍大有可為。
       
      新商機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告訴記者,當前中國環境治理市場需求巨大,面對社會消費升級對于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要求,生態環境治理短板有待補足,污染防治需持續發力。根據相關機構預測,完成藍天保衛戰等七大標志性戰役的行動,環保投入需求將超4萬億元。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有剛性投融資需求,需要政府和社會資本形成長效資金的持續投入機制。
       
      從“國家賬本”來看,今年中央財政將安排600億元資金支持污染防治。這在《關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中有明確要求:安排大氣污染防治資金250億元,增長25%;水污染防治資金300億元,增長45.3%;土壤污染防治資金50億元,增長42.9%。
       
      財政部部長劉昆在3月7日記者會上表示,今年將準備安排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資金600億元,同比增長35.9%,聚焦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志性戰役。
       
      與往年相比,這是投入最多的一年。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污染防治資金405億元,同比增長19%。其逐年增加意味著治污攻堅具備更有力的資金保障。
       
      事實上,早在去年6月24日發布的《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就提出要求:生態環保該花的錢必須花,該投的錢絕不能?。灰浞职l揮好公共財政與市場機制作用;資金投入要向污染防治攻堅戰傾斜等。并且這將作為地方政府落實生態環保責任的一個判斷依據。
       
      洗牌
       
      去年在環保加嚴下,本應催生一個環境大市場、大產業,但結果卻恰恰相反——一些民營環保企業到了生死關頭,有的陣亡了,有的很難過。環保企業融資緊縮,成本急升,遭遇了股債雙殺。
       
      趙笠鈞介紹,一是證券主場融資總額變小。首創證券數據顯示,去年環保板塊總體市值縮水約45%,企業直接融資難度增大。二是債市遇冷。信用等級遭遇金融機構隱性下調,部分前期過度舉債擴張、風險控制力弱的企業出現了資金鏈斷裂,到期債務無法清償。三是營收預期下降,虧損企業增多。“這是一個很顛倒的邏輯。”駱建華說,一些環保企業大規模融資,用的就是PPP模式,去借債、貸款融一大筆錢,大搞項目擴張,但三年債期后無法支付,就滿世界找錢。“過去資本市場對環保企業是趨之若鶩,現在是避之不及。”
       
      蘇伊士新創建執行副總裁孫明華說,出現債務危機與個別企業自身素質和發展戰略有關。此前行業溢價時,有的企業做PPP一度到了瘋狂地步,攻城略地不擇手段,遠超出其能力。所以不要總怪政府,自身判斷和決策也很重要。
       
      瀚藍環境總裁金鐸表示,政府需求更綜合化、程序更規范,行業主體也更多元化了,PPP項目監管考核標準也更嚴苛了。反過來將倒逼環保企業創新轉型升級,向高質量方向發展。未來競爭將更多集中在技術、產品和服務創新上。
       
      趙笠鈞預計,未來兩到三年,環保產業可能會重新洗牌,整個行業通過新的并購整合促使環保產業升級,格局逐步實現向大而強的轉變,行業效益進一步提高。
       
      反思
       
      環保上市公司也進行了集體反思:原本期待春天,為何進入了寒冬?
       
      趙笠鈞說,此前環境產業多是基于政策驅動下的“瘋長”,偏離了其價值本質。環境產業不應僅依賴于政策推動,更多要用內生創新去提升自身價值。其實產業自身也會進行反思和變革。
       
      而在調整后,行業能否回溫?換句話說,春天會否到來?
       
      對于這一點,駱建華相信“冬天會很快過去,春天一定會到來”。他并不認為去年的形勢意味著環境產業出現了拐點——環境產業開始出現由盛轉衰的苗頭,他更認為那是一個新的起點。
       
      之所以稱之為起點,在他看來,是因為前幾年環境產業那種游戲規則已經失效了,玩PPP很厲害的一些企業完蛋了?,F在必須謀變,重新催生一個新的游戲規則和新的玩法。這就是環境產業接下來要做的事——重啟環境治理市場化改革。
       
      趙笠鈞表示,整個環境產業經過反思后,需重啟環境治理市場化改革,實施和完善綠色財稅金融政策,支持環保項目建設。
       
      他建議金融機構應開發針對細分綠色產業的金融產品,以滿足環保行業項目周期長的融資需求。建立中央部門和地方政府主導運作的綠色發展基金,為綠色企業發展、綠色項目建設提供貼息和擔保。此外,應落實國家關于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保障已簽約和開工PPP項目正常運作,滿足合理融資需求。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北京葉氏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青說,現在很多民企融資大多是短期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應增加金融產品,比如中長期貸款,這樣有利于穩定企業信心。”
       
      謀變
       
      與幾年前環保企業大肆擴張、高歌猛進不同的是,北京清新環境總裁張根華的企業正在謀變:2018年其主動放棄了20多個億的投資運營市場,在廣西、貴州甚至東北等地,有些項目都小幾個億。這與此前盲目圈地、搶地盤相比形成了鮮明對比。
       
      張根華說:“之所以主動放棄這些項目,是考慮到有的企業雖是地方國企,但負債很重,支付能力很差,如果我們再給它做投資運營的話,將來肯定會在收賬和支付上出問題。”
       
      張根華對記者說,“環保產業的問題,并不是說市場不行了,恰恰相反,市場需求很大,未來潛力也很大,亟需考慮的是模式創新。”
       
      他認為,環境治理不只是單純治理,比如水污染防治不是治理完就結束的,要從投資、治理、運營到后期保障,是一個完整服務鏈。所以要從服務著手,把服務做好,這是污染防治攻堅要做的事。
       
      至于怎樣進一步激活市場?駱建華說,沒有環境治理的市場化就沒有環保市場,光靠政府天天督察能檢查出一個市場?產業起落是很正常的,環保產業過去沒有大起,所以也從未出現過大落,但前幾年PPP有過大起,所以現在大落是一個正常回歸。“所以就必須把新的商業邏輯和商業模式建立起來。”駱建華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環境服務要有一個定價機制,價格多少,誰來付費和買單?僅靠地方財政是不行的。比如污水治理,不是讓政府掏錢,而是收污水處理費,誰污染誰付費,最終讓環保公司把污水處理掉,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商業模式。“再如,很多企業在搞河道治理,誰來付費?政府有錢嗎?沒錢為何一下投上百億項目,將來誰付費?要么征稅、要么定價,所以模式必須改革。否則,環保企業PPP搞的越多,將來越麻煩。借銀行的錢最終還是要還的。”他說。
       
      此外,環保企業在技術上要進行革新。駱建華認為,環保行業也有很多創新,但并沒有顛覆性技術,都是一些常用技術,比如脫硫脫硝除塵,以及超低排放技術。最近海南要建一個電廠,搞近零排放。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就相當于天然氣排放標準,現在又搞近零排放,成本會很高。
       
      他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環保行業亟需技術創新,不要光靠政策利好和資本創新,還要靠技術驅動,環保企業才能走得更穩更遠。不是說你跑的快就能跑到最后,還要跑的穩才能跑的好。”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海口】【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