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建設美麗中國、實現生態文明”已逐步成為社會各方的共同愿景,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普惠的民生工程。2015年發布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明確了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的總體規劃。“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發展綠色金融。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而就在最近,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中心公布了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第二季度報告。從全國情況來看,一大批PPP項目簽約實施,落地投資規模超萬億元,一個統一規范、公開透明、競爭有序的PPP市場正在逐步形成,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抓手。
季報顯示:全國PPP項目庫共包括能源、交通運輸、水利建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市政工程、片區開發、農業、林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政府基礎設施等19個行業,綠色行業占比巨大。截至6月末,全國PPP全部入庫項目9285個,總投資額10.6萬億元。其中,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片區開發3個行業項目數和投資額均居前三位。市政工程以3241個項目、總投資額2.8萬億元位居榜首,涉及污水處理、市政道路、供水、垃圾處理、軌道交通等領域。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全國PPP入庫項目呈逐月增加趨勢,月均增加457個。與3月末相比,市政工程、交通運輸和旅游3個行業的新增項目數較多,分別為573個、243個和92個;交通運輸、市政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額,分別增加為8395億元、3984億元和1538億元。入庫項目地區集中度較高,貴州、山東、新疆、四川、河南居前五位。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從落地的示范項目來看,PPP模式在引入市場機制、轉變管理方式、提升公共服務效率等方面的優勢已開始顯現。比如云南大理洱海環湖截污項目,引入專業社會資本對項目進行整體優化和技術升級,節約投資6億元,縮短工期6個月,實現了政府、社會資本和公眾共贏。在這份報告信息中,可以發現綠色環保和PPP項目的關鍵交融與重要影響,而地方政府也借這一模式開啟了新一輪發展機遇。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滴滴理財董事長顧倩表示:綠色發展的需求很迫切,價值也很巨大,而資金瓶頸是綠色低碳發展的一大挑戰,中國的綠色增長之路迫切需要金融創新來解決資金問題。在經濟新常態下,綠色產業面臨財政投入、模式創新等多重挑戰,可以充分運用政府和市場的雙輪驅動,推動公共政府部門與民營企業合作PPP模式,以各參與方的雙贏或多贏作為合作理念,提高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城鎮化進程的積極性。設立綠色發展基金,推動經濟發展也是創新路徑。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