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個人認為國內的軌道交通的機遇巨大。我剛才給大家的數據,如果在40個城市修地鐵,每個城市修200公里這是一個天文數字。目前為止,全球地鐵公里數最長的,可能會讓大家大跌眼鏡,是韓國的首爾目前為止修的地鐵網絡最長。但再過幾年全球地鐵線路最長的應該是北京、上海、廣州。因為在過去三十年世界上有一個組織,就是全球所有做地鐵的公司形成的一個協會,參加年會,前十名中除了香港地鐵外沒有別的都是歐美的地鐵,從去年開始擠進了三家具有地鐵長度最長、客流最多的公司,北京地鐵、上海申通和廣州地鐵。所以,我個人非常樂觀,在這個領域里,將來中國的發展機會是巨大的。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挑戰是什么?首先剛才提到的PPP,目前中國在PPP方面是沒有立法的。地方政府認為PPP就是一個融資工具,你拿錢來咱們一起玩。這個東西不利于將來我們的健康發展。二是我剛才提到的關于土地的利用問題,香港的模式目前無法復制。
國內鼓勵發展PPP模式。但PPP模式,雖然中央給了很多的政策,但目前能夠真正拿出手的成功案例,我知道在軌道交通方面只有北京4號線。PPP不是一個很簡單很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做到最后以失敗告終,它是一個政府公共服務和私人資本雙方進行合作伙伴關系的一個長久的、可持續的合同。雙方遇到問題要協商。比如我給大家舉個例子,當香港地鐵承接了北京4號線的時候,北京政府突然間覺得要開奧運會,地鐵票價要降為2元,所有談好的合同就全泡湯了,這個時候雙方要坐下來好好研究,一方面要保證公共服務的持續,同時要保證社會資本至少能夠不賠太多錢,這種情況下才能把這個事情做好。
作者:易珉 香港鐵路公司中國首席執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