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區域清潔供應體系。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超前規劃布局重點區域能源設施,加快區域能源系統規劃建設,形成上下聯動、區域協同、市場推進的區域能源建設機制。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13.全面完成雁棲湖生態示范區清潔能源工程建設。建成雁棲湖核心島智能分布式能源系統,確保雁棲湖示范區3.5兆瓦大壩光伏發電、日出東方酒店2.4兆瓦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等項目實現自動智能調配。加快完善核心島和主會場周邊電力、天然氣設施,6月底建成投產220千伏懷柔北站、110千伏會都站,建成北房、迎賓路、懷北等調壓設施,提高區域整體供電供氣能力。加快實施核心島周邊清潔能源改造和散煤治理,完成核心島周邊21平方公里內燃煤鍋爐改造。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14.高標準建設重點功能區區域能源系統。綜合重點功能區熱、電、冷需求,充分利用新能源新技術,提高產業功能區能源供應品質。竣工投產未來科技城區域能源中心。積極推進通州運河核心區、海淀北部區域能源系統,加快新機場區域能源建設前期工作。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15.加快遠郊區縣供熱市場化建設。制定遠郊區縣供熱市場化指導意見、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明確建設標準、投資政策和管理制度。力爭完成門頭溝潭柘寺鎮、順義牛欄山鎮、密云溪翁莊鎮等6個鎮域市場化試點項目建設,供熱面積約1700萬平方米。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五)抓住機遇,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統籌中央、地方政策及創新資源,重點聚焦太陽能、地熱能的應用及科技研發,進一步優化新能源發展環境,穩步高效提升新能源利用規模。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16.積極推動新能源示范項目建設。以海淀、順義國家光伏應用示范區、昌平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為契機,加快工業園區、學校、醫院等大型公用建筑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建設。建成中關村軟件園25兆瓦、順義天竺工業區30兆瓦、昌平南口12.8兆瓦光伏電站等重點示范項目。進一步加快地熱能和熱泵應用,建成未來科技城吸收式大溫差熱泵工程,開工建設東升科技園及太陽宮燃氣熱電廠熱泵供暖工程。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17.完善新能源發展政策機制。研究制定《北京市分布式光伏發電管理暫行辦法》,將分布式光伏的審批權限下放至區縣,加快太陽能電網接入,積極支持區縣政府制定本區域的鼓勵政策。制定《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發試驗中心(平臺)管理暫行辦法》和《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地方標準體系表(第二批)》,促進新能源利用和產業發展高端化。全面啟動可再生能源地方實施辦法立法調研。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18.促進新能源科技研發試點示范。對接國家2014年重大能源科技專項,加快儲能儲熱、智能電網、高效光伏電池等前沿技術研究和項目試點示范。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