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日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2023年底,鄂爾多斯市和鄂托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蘇里格經濟開發區2個園區成功入選全國第一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城市和工業園區
試點。生態環境部技術幫扶組、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試點城市和園區上下聯動、形成合力,立足鄂爾多斯市能源資源稟賦,創新“一帶二”雁陣模式,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實施,逐步形成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的鄂爾多斯實踐。
突出政策引領,高位統籌推進。編制印發鄂爾多斯“一城市、二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實施方案,發布《城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評價技術規范》,制定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評價指標體系、融合清單等管理政策14項,優化國家碳達峰、碳監測評估、無廢城市等試點聯創聯建,將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任務納入美麗“暖城”建設重點任務,已開工建設78項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重點項目,完工33項,累計完成投資921.9億元。
突出源頭治理,加速產業轉型。推動從“羊煤土氣”到“風光氫儲車”轉型升級,持續提升產業
綠色低碳能級。
新能源裝備制造業集群加速壯大,晶澳組件、株洲時代百米級葉片等23個“風光氫儲車”產業鏈項目投產,2024年,
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1.3%。建成新能源裝機規模超2000萬千瓦,占全市電力總裝機超35%。累計新建高載能等產業配置市場化消納新能源項目超1200萬千瓦,完成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99萬千瓦。“十四五”以來,單位GDP能耗下降18.2%,提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十四五”目標任務。
突出重點領域,深化協同創新。在工業領域,重點打造綠氫等18條產業鏈,抓好匯能卓正、寶豐、中煤等千億級項目落地,建成二氧化碳綜合利用項目4個,在建中煤二氧化碳制甲醇等項目7個。在交通領域,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推行“散改集+公轉鐵+智慧物流+數字陸港”模式,鐵路專運線、自動駕駛貨車等示范項目順利應用,電動重卡保有量突破2000輛,每年減少
碳排放量約20萬噸。建成“數字陸港”4處,投入運營新能源重型卡車779輛,減少
碳排放約7.8萬噸。在生態環境領域,積極推進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全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71.21%,較2020年翻一番。全面打響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持續保持日均治沙1萬畝的攻堅態勢。出臺全國地級市首部《綠色礦山建設條例》,發布《綠色礦山建設評價指標》,建成綠色礦山156座,推動綠色礦山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上,鄂爾多斯市成功入選全球“自然城市”
平臺和全球“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