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力項目攻堅,筑牢交通建設“硬支撐”。全力推進高速公路“422”和干線公路“6+1”工程建設,積極謀劃項目、拓展投資。預計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39億元,同比增長3.7%,有望榮獲年度全省交通運輸投資紅旗單位。累計爭取部省補助資金17.86億元,車購稅資金 12.32 億元,均位列全省第三。建成高速公路34.9公里、一二級公路 45 公里;十巫北高速年內通車,十巫南高速大幅提前工期,多個新建、在建項目穩步實施,交通網絡愈發完善。
二是優化運輸結構,鋪就物流降本“快車道”。精準施策,出臺《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政策措施》《推進 “堰水” 進京鐵路物流建設實施方案》。全力打造多式聯運示范線路,開辟特色物流通道,強化線路運營管理與資源調配。鐵路運價普遍下浮35%,“堰水進京”鐵路物流專列發送量同比增長20%,物流成本較散箱運輸降低36%。5條多式聯運示范線路高效運轉,十堰至寧波港鐵海聯運、十堰至陜西榆林白云石“捎腳運輸”班列成效突出,對應鐵路運價分別下浮 38%、72%,供應鏈物流業增加值達 226.8 億元,同比上升25.7%。
三是搶灘低空經濟,激活
綠色發展“新引擎”。搶占先機,率先編制全省首個《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低空綜合管理服務
平臺建設方案》。積極拓展低空客運、貨運及配送航線,推動低空場景應用落地。建成27個無人機起降點、2個培訓基地;開通武漢漢南機場至十堰低空短途客運航線等,開辟7條無人配送航線,落地4大低空物流場景;開行多條貨運、旅游客運航線;張灣區、竹山縣等地成功打造低空運營樣板,低空物流入選交通運輸部典型
案例。
四是加快設備煥新,打造綠色出行“動力源”??茖W施劃公交專用道,改造港灣式??空九c公交站廊,合理規劃特色公交線路。施劃公交專用道16.7公里,改擴建港灣式??空?5個,建設公交智慧站廊15座,開通8條通學公交、5條特色公交線路,公共交通服務指標全省排名第4。鼓勵交通運輸企業購置
新能源車輛,開展綠色智能船舶
試點示范工作。建成6座出租車換電站、32個
新能源充電樁;打造14家近零碳駕校,新增新能源教練車 65輛;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車24輛、出租車193輛,占比分別達 83%、72%;在建及建成綠色智能船舶8艘。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