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第五批減污降碳協同
試點和第四批重點培育項目名單公布。我縣分別有2個
試點、1個資源循環再利用項目入選。據悉,此次試點,我縣謀劃實施支撐項目30個,投資總額1744.612億元,多層次、多維度推進減污降碳協同發展。
據了解,30個支撐項目涉及能源
綠色低碳轉型、工業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協同、水環境治理協同、統籌保護修復及擴容增匯5大領域。其中,溫州市鹿騰棉紡有限公司年處理7000噸廢舊紡織品資源循環再利用項目入選第四批重點培育項目名單。憑借支撐項目,我縣、縣經開區入選第五批試點名單。
近年來,我縣立足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以及生態資源保護修復等需求,積極推進減污降碳協同發展。尤其在促進能源綠色轉型方面,我縣穩步推進浙江三澳核電項目建設,預計到2025年底前,建成投產2個機組、獲批開工4個機組;高水平推進蒼南6號、3號、1號二期等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創新實施“海上風電+儲能+海洋牧場+陸上產業基地”的一體化開發方式,構建以核電、風電為龍頭,整縣光伏、氫能、抽水蓄能、新型空氣儲能、潮汐能等“多能并進”的
清潔能源體系,打造全國
清潔能源發展示范地。據介紹,此次試點涉及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項目8個,將為減污降碳注入強大能源動力。
提升海洋固碳增匯能力,是我縣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的又一關鍵支點。我縣積極開展藍碳生態系統基礎調查,繪制“藍碳地圖”,建設沿浦灣負碳美麗海灣,并在大漁灣、赤溪灣等海灣實施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整治紅樹林宜林生境170公頃,種植紅樹林93公頃,構建牡蠣礁區35公頃,修復沙灘長度3.8公里,加強海洋
碳匯能力建設;同時先行先試司法藍碳、漁業
碳匯交易等工作,并創新探索“風電減排+漁業碳匯”新模式,以及“深遠海風電+海洋牧場+海洋捕撈”減碳一體化行業能力提升行動,推進碳匯、能源良性互動。此次試點涉及保護修復及擴容增匯項目7個,將有力助推我縣打造綠能藍碳協同發展示范地。
市生態環境局蒼南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試點所有實施項目正式投運后,蒼南每年預計可實現節能1838萬噸標準煤,減少化學需氧量排放594噸,降低二氧化碳當量排放3396萬噸,減污降碳整體效益將顯著提升。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