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臺背景
建筑領域是
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隨著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安徽省新建建筑增速加快,建筑規模持續擴大,建筑領域能源消耗和
碳排放不斷增加。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建筑節能降碳工作,要求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助力
節能減排。為做好建筑節能降碳工作,提升城鄉建設
綠色低碳發展質量,結合安徽省實際,制定《安徽省建筑節能降碳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近日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
二、主要內容和政策亮點
《行動計劃》共16條,包含實施新建建筑能效提升、既有建筑運營降碳、建筑用能結構優化三大行動和保障措施4個部分,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推動安徽省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升級。目前安徽省執行的是節能率65%的建筑節能標準,《行動計劃》規定安徽省將啟動編制75%建筑節能標準,并率先在合肥、蕪湖、滁州、馬鞍山等市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執行,2025年全面執行。支持開展省級超低能耗建筑
試點城市和低碳片區
試點建設,有利于釋放安徽省建筑領域節能降碳潛力,助力實現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目標。
二是進一步明確安徽省裝配式建造的范圍。在此之前,安徽省未從項目規模上規定實施裝配式建造的范圍,《行動計劃》參考
北京、浙江等地做法,規定新立項的政府投資或國有資金投資的單體地上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和10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區應采用裝配式建造,其他地上2萬平方米以上新建公共建筑和10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區原則上采用裝配式建造。這項舉措有利于推動安徽省建造方式創新,提升裝配式建筑發展水平,帶動建材、節能、環保等相關產業發展。
三是強化安徽省既有建筑用能運行管理。安徽省已建立安徽省公共建筑能耗監管
平臺,但接入
平臺的公共建筑數量少,對既有建筑用能缺乏有效管控。《行動計劃》明確加強安徽省既有建筑運行管理,建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統計監測平臺,在公共機構中大力推廣
合同能源管理,到2025年,全省公共機構實施不少于150個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加強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對高于同類建筑單位面積能耗平均水平的居住建筑,結合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開展節能改造,推動公共機構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