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環節,可持續金融在近期取得了一定進展。世界上市值最高的2000家公司中至少有20%承諾在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眾多領先的投資者也在關注
碳減排。全球450多家金融機構成立了格拉斯哥凈零金融聯盟(GFANZ)[1],成員包括銀行、資產管理公司、資產所有者、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服務提供商,管理資產價值高達130萬億美元。
然而,為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不利影響,投資者需要采取的行動,遠不止是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減排。氣候適應、公平轉型等因素也需要給予重視,納入考量。
根據《巴黎協定》的相關規定,為了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我們還需要加強構建氣候韌性社會,并確保受氣候行動影響的從業者和社區實現公平轉型[2]。為實現這些目標,需要對可持續金融進行更加全面、綜合的界定,否則,投資者將錯失提升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良機。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