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低建筑能耗上不能只向前邁一步,建議建立‘兩個標準’”
今年4月1日,住建部發布的《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下稱《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生效,要求新建、擴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的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系統的設計、施工、驗收及運行管理必須執行該規范。
在張躍看來,住建部的這一文件表明建筑業在助力雙碳目標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不過,他同時還表示,在降低建筑能耗上不能只向前邁一小步,而是要邁一大步,建筑節能還有很多可發揮的空間,制定標準要一步到位。對此,他建議出臺兩個“標準”:
第一,對于新建的建筑,應該出臺一個強制性的標準,使得新建建筑達到凈零能耗標準,或者類似歐洲被動房的那種標準。“這個標準百益而無一害,它增加的圍護結構成本大概只有30%,占建安總成本可能只有10%。”張躍介紹,目前歐洲在推動
碳中和政策層面優先推動建筑節能,它們提出了被動式建筑標準,通過對建筑徹底隔熱,以及耐久建筑材料等方面的調整,實現對能源的高效利用。
第二,對老舊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并制定相關的標準。“目前中國既有建筑600億平米,老舊建筑面積有300億平米,對這些老舊建筑進行節能改造,中國的碳達峰目標可以輕松實現。”張躍說。
此外,在張躍看來,建筑節能改造還可以拉動國內經濟、大幅度增加就業等。“建筑業本身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進行建筑節能改造既可以刺激就業,也可以提高農民工群體的專業素養。在中國的老舊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完后,我們大量的勞動力還可以輸出到歐美甚至全世界——歐美的建筑節能的市場廣闊,但他們的人工費用極高。這樣,我們高素質、
價格相對低的勞動力既可以形成新的產業,同時為中國的雙碳目標、也可以為全球碳中和做出貢獻。”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