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提出的“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引起了全國上下的積極響應。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主要來自化石能源消費(如工業制造和交通運輸),醫療器械行業雖然不是
碳排放較高的機構,也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具體可以怎么做呢?一起來看看吧。
碳達峰與碳中和
隨著溫室氣體的排放,全球氣溫逐漸升高,帶來了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等嚴重的氣候問題,影響全球經濟和自然環境。碳達峰與碳中和的概念便應運而生。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不再增長,逐步回落。而碳中和指在一定時間內,通過植樹造林、工業固碳等方式,抵消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一經提出,不僅政府出臺政策積極響應,石油、化工、煤炭、鋼鐵、電力、汽車、環保、交通等行業,也紛紛宣布了各自的碳達峰和碳中和計劃及路線圖。醫療器械行業雖然不是碳排放強度較高的機構,但仍然可以為實現減排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1年5月6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如果要在本世紀末避免全球氣溫上升2.4℃這一災難性后果,所有國家都應承諾到2050年實現零排放。根據WHO公布數據,在一些發達國家,醫療衛生系統帶來的碳排放約占全國碳排放的5%-15%。盡管醫療衛生系統當前的碳排放占比不大,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這一領域的碳排放占比還會明顯增加。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