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中,二氧化碳減排將有硬措施
“國家實力進一步增強,政策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改革帶來的紅利、對制度的自信,都讓我們對國家減排新目標的實現充滿信心。但是減碳一定是一場攻堅戰,需要久久為功。”李高表示。
“從達峰到中和,發達國家過渡期有60—70年的時間,而中國只有30年時間,能源和經濟轉型、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減排的速度和力度都要比發達國家大得多。”何建坤認為,實現目標的路徑有4個方面,涵蓋加大產業結構轉型的強度和力度,以數字化來推進低碳化;充分節約資源,發展循環經濟;做好能源替代,建設近零排放的能源體系;在農業、林業、草原、濕地等系統尋求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確保實現每年吸收8億噸二氧化碳等。
今年以來,一些地區能耗不降反升,甚至有聲音要求“十四五”規劃降低能耗剛性目標。
對此,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表示,提出國家減排新目標,意味著必須統一思想,發揮目標的倒逼作用,將推動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帶來經濟競爭力、社會發展、環境保護等多重協同效應。
面對國家減排新目標,“十四五”規劃是否會提出更高的能耗指標?李高表示,“十四五”是開啟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為實現達峰目標,“十四五”規劃將有一系列硬措施,不僅包括指標設定,還包括更好地借助市場手段,綜合運用科技、財稅、環保等政策,更好推進高質量發展。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