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決定》,再取消49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將84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調整為政府內部審批事項。其中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包括依據《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10)249號)文件,由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共同審批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資金審批。同時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的常務會議中,部署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在交通、環保、醫療、養老等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匯聚社會力量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以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激發市場活力、打造經濟新的增長點。在節能環保領域,多年來合同能源管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和貢獻,而PPP模式也在公共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積累了大量成熟運作經驗,未來節能環保領域的商業運作模式格局是否將發生變化?是否如業內聲音所言——合同能源管理的地位將被PPP模式取代?小編特對這兩種火熱的模式進行整理和梳理,與君共同學習和探討。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簡稱EMC),是指節能服務公司(Energy Service Corporation,ESCo)通過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客戶提供節能改造的相關服務,并從客戶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的一種商業運作模式。這一過程簡單來說,節能服務公司為用能企業進行能耗診斷,計算出節能服務公司能為它節省多少能源;通過利用資金、設備和技術,為企業進行節能改造,安裝調試;提供系統性的服務和培訓,建立長效的節能機制。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目前,全球已有80多個國家通過節能服務公司(ESCo)采用新的電能提升技術、能源合同機制及對電力需求方的有效管理等方式來幫助用戶提升電能使用效率,在美國,ESCo發展為一種新興節能產業,每年有10億美元左右的業務。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合同能源管理(EMC)在中國起步較晚,1997年才進入中國,相關部門同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共同開發和實施了“世界銀行(WB)/全球環境基金(GEF)中國節能促進項目”,第一次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并在北京、遼寧、山東成立了示范性能源管理公司,拉開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的序幕。此后,國家大力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的實施,國務院多次下發通知培育、鼓勵、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產業發展,并將該模式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以及《公共機構節能條例》中予以推廣。
2010年4月,國務院轉發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0]25號),提出要充分認識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節能服務產業的重要意義。同年6月,財政部和發改委聯合印發《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10]249號),提出中央財政安排獎勵資金,支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并在當年,中央財政安排20億元,用于支持節能服務公司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在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以及公共機構實行節能改造。而近日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決定》,終結了合同能源管理的財政獎勵歷史。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備案的節能服務公司數量為超過3000家,而從事節能技術服務的節能服務公司數量總數突破4000家,年節能超過1300萬噸標準煤。近幾年來,盡管合同能源管理為全社會的節能環保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對扶持政策和獎勵制度的過度依賴問題等,但這種機制在服務靈活性等方面仍具備突出的優勢。小編認為,此次財政獎勵制度的終結,必將對節能服務公司的融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整個行業或將面臨進一步洗牌的可能性,企業節能服務的核心能力將愈顯重要。但其地位能否將被蜂擁而起的PPP模式所替代,卻值得進一步分析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