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將碳交易推廣到了建筑領域。他們給各個建筑物測算碳排量指標,根據這個指標進行排放。如果超出排放量,就需要花錢在交易所“購買”碳排放指標,從而控制整座城市的碳排放量。清潔發展機制不再局限在工廠、礦山當中,城市成為另一個碳交易的廣闊市場。建筑領域碳交易給綠色城市發展提供了新的驅動力。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助推建筑節能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日本等發達國家早就將目標瞄準了建筑節能領域。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所經濟學博士王毅剛認為,日本東京都的實踐經驗對我國都市碳交易特別是建筑碳交易有參考價值。在他和葛興安、邵詩洋共同撰寫的《碳交易排放制度的中國道路》中指出,我國碳交易一定需要從局部起步,書中還對日本建筑碳交易等都市碳交易模式做了詳盡介紹。據易碳家了解到,日本東京都于2010年4月啟動建筑行業碳交易機制,減排主要對象為年耗燃量、電力至少為1500千升的大型設施、建筑、工廠,幾乎所有東京都的摩天大樓都在這個碳交易體系的范圍內。其中包括許多中央政府行政和立法機構,如首相官邸、環境省、商務省。碳交易體系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刺激東京建筑物和設施進行節能減排的投入,完成碳減排目標。
中國已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鄭重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要降低40%~45%。建筑領域的節能減排是我國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建筑排放已占到一般城市排放的40%左右。其中住宅建筑已占到建筑業碳排放總量的70%左右。但是我國當前采取節能措施的建筑只有4%,每年新增16~20億平方米的建筑中,80%都是高耗能建筑。這也意味著建筑節能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目前,我國工業、建筑、交通和生活四大節能產業中,建筑節能被視為熱度最高的領域,是減輕環境污染、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的一項最直接、最廉價的措施。“十二五”期間,國家更是對建筑節能提出了更高更明確的要求:一是全面推進新建建筑供熱計量設施建設;二是提高建筑節能標準施工階段執行率的要求;三是推廣高性能綠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四是推進農村節能住宅建設。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未來,房地產業會面臨巨大節能減排壓力,因此,形成自己在低碳時代的核心競爭力,是聰明的決定。”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唐茂松指出。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項目合作處處長張小玲也認為,引入碳排放權交易是推動建筑節能非常必要的手段。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