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2025企業
碳中和峰會暨第四屆
碳中和行動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員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杭州成功舉辦。
本次大會由上海
環交所、聯盟主辦,中國能源研究會聯合主辦,獲得了聯盟顧問機構第一財經、中國ESG30人峰會的大力支持。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首任理事長、聯盟名譽主席屠光紹,中國能源研究會黨委書記、理事長史玉波,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工業大學校長高翔,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員李宏慶,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段茂盛,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劉繼東,中國能源研究會雙碳產業合作分會主任、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原局長黃少中,上海
環交所董事長、聯盟主席賴曉明等重要嘉賓及近200位聯盟成員代表出席大會,圍繞“規制筑基、數智驅動,開啟
綠色轉型加速度”,深入探討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上海環交所總經理徐鳴一主持大會。
嘉賓致辭:
屠光紹表示,我國“雙碳”戰略已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實現碳中和目標還需各方形成合力并長期推進,而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碳市場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他指出,上海環交所作為國家級
碳市場的核心載體,通過市場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促進市場功能完善,為構建“碳市場-碳資產-
碳金融”聯動體系、以市場機制提升綠色資源配置效能作出了貢獻;同時,通過組織聯盟搭建政企學研等相關各方共同參與的
平臺,在資源整合、難題攻關、產融協同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他表示,期待聯盟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進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史玉波表示,電力行業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主力軍,正加速推進綠色低碳轉型。中國能源研究會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開展政策研究、技術推廣等工作,此次聯合上海環交所等機構成立的“
碳管理體系(電力行業)服務中心”,將重點聚焦政策研究、標準研制、能力建設等工作,為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支撐。
劉繼東系統闡釋能源電力支撐“雙碳”目標的實踐路徑。他指出,公司通過“兩交三直”特高壓骨干網架,實現
清潔能源裝機規模首超火電;創新打造“3373”碳業務體系,建成覆蓋5萬家工業企業的碳效評價平臺,推動1.5萬用戶節能改造,多項成果入選國家級典型
案例。他表示,將持續深化多方合作,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李宏慶指出,浙江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萌發地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與實踐地,已建成全國首個生態省,走出了一條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他強調,時值“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重要節點,此次大會是各界共探“雙碳”前沿話題、深化合作的關鍵契機,體現了思想碰撞與行動共進的融合。他呼吁各方加強交流合作,攜手推進“雙碳”目標,共同為建設美麗中國匯聚智慧力量。
賴曉明指出,截至2025年3月27日,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量突破6.35億噸,成交額超435億元,第三個
履約周期清繳率達99.98%,市場運行平穩有序。全國碳市場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政策工具,建設進展顯著、成效顯現。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標志著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首次擴圍正式啟動。此次擴圍是推動碳市場建設邁向更廣覆蓋、更深影響的關鍵一步,將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提升市場活力,為更多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注入動力,也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更加堅實的市場化機制支撐。
主旨發言:
段茂盛以“我國全國碳市場的進展和展望”為題系統闡述了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最新突破。他指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擴容至鋼鐵、水泥、鋁冶煉三個行業,新增約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管控規模,覆蓋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國總量比重從約40%提高到60%以上,標志著我國碳市場進入多行業協同減碳新階段。后續市場建設將持續發力,通過出臺碳市場發展意見、引入配額
拍賣、明確參與國際碳市場的規則和提高市場參與者的能力等,全面構建更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碳定價體系。
高翔圍繞“科技創新賦能綠色轉型”深入剖析全球氣候治理與能源革命協同推進路徑。他指出,在全球氣候危機的背景下,我國正加速構建以
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體系,風電、光伏產業已實現全球領先。面對可再生能源消納等挑戰,他強調需通過學科交叉融合、強化科技創新,推進能源電力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工業園區綠色低碳發展、交通行業清潔低碳轉型等,助力全面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黃少中聚焦綠電綠證市場發展路徑,系統闡釋了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戰略舉措。他指出,當前綠電綠證與碳市場存在協同不足、國際互認機制待完善等問題,建議從擴大供給、完善交易機制、強化電碳協同等六方面推動市場發展。隨著政策完善,綠電綠證交易規模將持續擴大,應用范圍將逐步從自愿性向強制性擴展,國際認可度也有望提升。
上海環交所副總經理唐衛峻系統總結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以來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他指出,2024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平穩有序,市場活力進一步提升,重點排放單位
碳減排意識持續加強,配額清繳完成情況全面趨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動全社會實現低成本減排功能不斷顯現。下一步,上海環交所將協助主管部門繼續扎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制度體系和管理體系建設,保障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健康有序運行。
北京綠色交易所全國自愿減排交易中心部門負責人高原全面介紹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包括制度體系、基礎支撐體系、
交易系統和交易規則。她指出,建設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有利于推動形成強制碳市場和自愿碳市場互補銜接、互聯互通的全國碳市場體系,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北京代表處代表段玉琳系統介紹了歐盟碳市場的發展情況。她指出,歐盟通過“Fit for 55”減排計劃實現三大突破:碳邊境調節機制落地、海運業納入管控及ETS2機制啟動。歐盟碳市場已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強大的二級市場反映了提供流動性和
價格發現機制的重要性。2024年市場價值(交易*
價格)約為7810億歐元。她強調,德交所將攜手中方合作伙伴,積極探索創新,未來將繼續深化合作,促進碳市場互聯互通。
中國農業銀行、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安永中國、浦發銀行、粵電環保等聯盟企業代表圍繞綠色金融、碳市場、能源轉型、
碳資產管理等主題發表了主旨演講,并圍繞AI智能、低碳標準、企業碳管理開展圓桌交流討論。
活動亮點:
大會期間,上海環交所、中國能源研究會以及國網浙江省電力共同為碳管理體系(電力行業)服務中心揭牌。圖片本次
會議通過核銷碳減排量實現活動碳中和。上海環交所副總經理、聯盟秘書長彭峰向上海市九段沙生態氣候保護基金會秘書長李麗頒發碳中和證書。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