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午,《凈零碳目標下的舟山市定海區鄉村振興實踐》成果發布會在上海市同濟大學舉行,同濟大學聯合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相關
專家介紹了定海鄉村振興實踐成果,展示了近年來凈零碳目標下定海在鄉村振興實踐中的優秀做法,并提出建議,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持續深入,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發布會上還展示了新建村、馬岙村、新螺頭村等我區凈零碳鄉村建設的先進經驗,其中新建村更是入選全球凈零碳鄉村典型
案例。“鹽倉街道黃沙岙38棟閑置農房成了新鄉村社群,激發了鄉村振興活力,助力村民增收致富;馬岙街道馬岙村的凈零碳生態公園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等
新能源,在
節能減排的同時讓村民推門見綠;全國首條海島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在修建過程中用傳統工法修復破損的古道、古驛道及相關設施,在保持人與自然和諧的基礎上,催生了步道經濟……”同濟大學聯合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副院長王信說,凈零碳元素如今已在定海鄉村遍地開花。
據了解,2019年,在首屆聯合國人居大會上,聯合國人居署與同濟大學共同合作制定了《凈零碳鄉村規劃指南——以中國長三角地區為例》,作為中國長三角地區凈零碳發展的規劃導則。近年來,定海立足資源稟賦與基礎優勢,將凈零碳理念貫穿鄉村振興工作始終,立足群島地區“海島+鄉村”的典型特征,深化與聯合國人居署合作,聯合同濟大學專家團隊,率先謀劃凈零碳鄉村發展路徑。同濟大學的團隊深入定海各鄉村,開展了4年考察調研,對凈零碳鄉村的技術、產業、規范及全域推動等進行深入研究,并根據聯合國《凈零碳鄉村規劃指南》,對各鄉村進行逐一對照,開展案例分析和落地轉化,編制完成了《定海區凈零碳鄉村建設導則》,梳理確定建筑運行、新能源、水循環等九大路徑,系統推進能源、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
綠色低碳轉型。
隨著凈零碳鄉村建設不斷深入,定海在凈零碳鄉村建設的機制、規劃和實踐在鄉村振興中所具有的示范價值也得到了聯合國人居署的肯定。下步,同濟大學聯合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將持續推進與定海的合作,為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共同努力,形成具有海島特色的定海凈零碳鄉村先進經驗。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