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由市教委主辦,我校與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共同承辦的“一帶一路”無廢城市與
碳中和培訓項目開幕式舉行。我校副校長丁力,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執行主任李金惠、中心各室主任,我校國際交流處、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負責人及相關教師,以及由尼泊爾、格魯吉亞、約旦、敘利亞、塞內加爾、阿聯酋、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等18個國家提名的50位國家代表參加。開幕式由外國留學生事務辦公室主任、國際交流學院院長孫艷主持。
丁力致辭并宣布培訓項目開幕。丁力感謝巴塞爾公約亞太中心對我校長期以來的支持和幫助,感謝“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環境部門官員、技術人員帶來國家
案例的分享,特別對項目增設“市長
論壇”表示贊賞。他希望能夠有效搭建與“一帶一路”國家開展“無廢城市”與“碳中和”的創新合作,提升沿線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和能力,推動沿線國家共同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從而共同實現區域經濟的
綠色轉型。
李金惠對參加培訓的“一帶一路”國家官員、技術人員表示歡迎,對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多年來與中心合作致力于環境治理的相關工作表示感謝。他指出,無廢城市與碳中和是巴塞爾公約亞太中心全球環境治理推動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希望本次培訓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搭建互助交流的
平臺。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關杰簡要介紹了項目背景。
上海市教委“一帶一路”項目由外國留學生事務辦公室和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共同申報,在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的支持下,自2018年起在我校開展,先后有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南非、伊朗、老撾、蒙古、泰國、越南、馬爾代夫等40個國家,100位環境管理部門的政府官員代表,圍繞城市礦產資源技術開發與污染防治、碳中和等方面進行學術與技術交流。今年根據全球環境治理發展方向,項目重點圍繞培養無廢城市建設和碳中和方面的高層次人才,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國際“無廢城市”網絡建設進展、中國工業固體廢物環境污染防治的政策與思路、中國電子廢物管理和回收利用、生活領域固體廢物管理政策、技術等方面,幫助學員了解掌握“無廢城市”的建設方法及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路徑,幫助“一帶一路”區域實現綠色轉型,共同追求生態文明。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