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美氣候金融二軌對話7月20-21日以線上和線下的方式舉行,由清華大學、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和哥倫比亞大學主辦,
北京綠色金融協會承辦,生態環境部國家氣候戰略中心(NCSC)、美國環保協會(EDF)、Global Carbon Neutral Initiative(GCNi)與美中新視角基金會等機構支持。中美兩國50余位
專家就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貿易與
碳市場、第三方國家
綠色發展、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28次締約方
會議氣候資金等雙方所共同關注及具有合作潛力的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會長斯蒂芬·歐倫斯、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創始研究員大衛·桑德羅、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趙華林、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會長吳汝川代表主辦方致辭,表示氣候金融既是我們共同面臨的挑戰,也是全球所共同關注的話題,更是中美兩國應共同合作的領域。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兩大經濟體,中美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合作對全球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這也突出開展中美氣候金融二軌對話是非常有意義和建設性的。
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舉行了對話。
保爾森強調中美兩國應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開展戰略合作。一是建立溝通機制是維護和穩定中美兩國關系的關鍵, 二是氣候變化才是目前最重要的國家安全問題,三是要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協同,四是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將發揮其他國家都無法比擬的作用,五是中美氣候金融二軌對話機制要發揮更大的作用。
王一鳴認為,應對氣候變化是中美兩國的共識,也是中美合作的重點和優先領域。他提出需要根據中國的發展階段和國情做出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選擇。一是中國需要把握好經濟增長和實現“雙碳”目標的平衡,二是發展碳市場是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選擇,三是要加強對
碳減排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四是要防止有礙于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全球合作的舉措。
全國人大環資委委員、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出席會議并講話。李高司長介紹了習近平主席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重要講話,習主席提出中國要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要把綠色、低碳的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把低碳發展跟整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習主席明確要求要建設更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并盡快啟動全國溫室氣體的自愿減排市場。同時,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落實“雙碳”目標堅定不移,但中國實現這個目標的方式、路徑、步驟、力度都應該由我們自己決定。李高司長同時就加強中美在氣候投融資領域的合作、美國氣候變化特使克里訪華、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第三方合作等發表的意見。
北京
綠色交易所董事長王乃祥發言表示,北京
綠色交易所正積極推進全國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和
交易系統開發建設,參與全國自愿減排交易規則研究編制,將根據主管部門工作部署,為早日啟動上線交易做好準備。他說北京綠色交易所愿意與中美兩國的各類機構緊密合作,共同推進碳市場機制的持續完善,為深化國際經貿合作、推進貿易綠色化貢獻力量。
在議題一“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的討論中,與會專家表示加強氣候信息披露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是發展氣候金融的基本制度,資本市場衡量投資表現的重要工具,也是發展碳市場的重要基礎。加強氣候信息披露需要全球特別是中美兩國攜手共同推進標準制定、方法規范及數據監測量化。
在議題二“貿易與碳市場”的討論中,與會專家普遍認為碳市場是很好實現中國“雙碳”目標的政策工具,是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很好結合,碳定價機制可以有效的引導資金流向綠色低碳發展和技術創新領域,目前中國碳市場的運行是符合當前的降碳要求和降碳成本現實的。同時,啟動全國自愿減排市場對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應對氣候變化意義重大,為“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創造了條件。與會專家表示,中美之間要加強碳市場的交流、學習和合作,共同完善機制設計和提升數據質量,引導和鼓勵企業積極控制
碳排放。
在議題三“第三方國家綠色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表示,一是中美合作對推動全球能源轉型至關重要,在第三方合作也將起到示范作用;二是中美兩國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是各具優勢,優勢互補,在第三方合作則會事半功倍;三是中美在第三方氣候合作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政策支持和打造合作環境;四是可再生能源第三方合作需要投入,需要金融支持和商業模式;五是要考慮合作的規模和技術選擇。
北京綠色金融協會會長馬駿建議:一是中美兩國應建立推動雙方技術和貿易合作交流的“白清單:。 二是進一步擴大對第三方國家進行有關綠色金融的能力建設。三是加強在項目定義和分類、標準開發和協同等領域的全球合作。
北京綠色金融協會理事長徐林認為:一是要加強雙方和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的合作增加氣候項目融資規模;二是中美兩國應該攜手推動在綠色低碳技術、產品和服務方面的自由貿易制度。三是中美兩國應鼓勵商業機構開展針對第三方國家的商業性的氣候融資服務及技術支持和能力建設。
在議題四“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氣候資金”的討論中,與會專家對COP28中的資金機制和氣候金融等議題進行了展望,并介紹了中美兩國在COP28期間計劃開展的活動。
在閉幕總結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首先感謝中美兩國同行促進美中氣候合作的努力,他表示雙方關系的健康發展不僅是對兩國有利,而且對全球發展有利。他認為,“雙碳”目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實現“雙碳”目標需要深度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和企業的積極參與,特別是需要構建減污降碳、統籌融合的戰略規劃,建立健全政策體系,完善
碳交易制度,加快推進氣候投融資。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副會長張希良教授及大衛·桑德羅、斯蒂芬·歐倫斯也對本次對話進行了總結。
中美氣候金融二軌對話已成功舉辦了兩屆,為推動中美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務實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并日益成為中美增進互信、增加互動、擴大交流、促進合作的重要專業
平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