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生態環境部與中國氣象局在京簽署《蒙特利爾議定書》受控物質監測和
履約評估合作協議。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部長黃潤秋,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出席協議簽署儀式并講話。
孫金龍、黃潤秋一行首先參觀調研了華風集團、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中心,了解氣象局相關業務建設運
行情況。
在協議簽署儀式上,孫金龍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取得的,離不開中國氣象局貢獻的智慧、作出的努力。面向未來,雙方要圍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在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科技攻關等方面深化聯動,取得更大成效。要圍繞實現碳達峰目標和
碳中和愿景,強化跨領域交叉融合,聯合開展科技攻堅,進一步做好應對氣候變化決策支撐,不斷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水平和服務國家戰略能力水平。要將深化氣象和生態環境領域務實合作作為提高國際履約能力的重要手段,合力提升我國在國際履約工作中的話語權和認可度,共同打造國際合作新優勢。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部門一定能開啟合作新篇章,共同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黃潤秋表示,生態環境部與中國氣象局在已有合作基礎上,圍繞國際環境公約履約深入開展合作,是雙方鞏固合作成效、拓寬合作領域、深化合作機制的重大進展。當前,我國《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下簡稱蒙約)履約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兩部門相關合作具備堅實的基礎和條件。希望雙方以此次協議簽署為契機,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完善協調、聯動、合作機制,加強溝通,強化共識,著力提升我國蒙約履約監測能力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共同推進各項國際環境公約履約工作。要積極構建合作發展的新
平臺、探索合作發展的新機制,推進兩部門務實合作邁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推動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和氣象事業共同發展。
莊國泰感謝生態環境部長期以來對氣象工作的關心重視和大力支持。他指出,自2000年聯合開展空氣質量預報以來,雙方在重污染天氣監測預報、重大活動空氣治理保障、大氣污染防治核心技術研發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深入務實的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新一輪合作中,中國氣象局將扎實落實好蒙約受控物質監測和履約評估協議,共同推動我國履約工作取得新進展;持續深化新形勢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合作,在溫室氣體監測評估等國際氣候變化事務和核算排放相關工作中優勢互補,共同謀劃推進碳達峰行動計劃等國家層面戰略合作,實現共贏;進一步健全合作機制,在數據信息共享、技術協作、人員交流等方面持續深化合作,全力以赴為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高質量服務保障。
黃潤秋與莊國泰代表雙方簽署協議,孫金龍,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余勇見證協議簽署。宇如聰主持協議簽署儀式。余勇介紹了雙方合作進展及下一步深化合作協議的主要內容。
按照協議內容,雙方將在蒙約受控物質監測、質控和排放量模式反演評估等領域深化務實合作,聯合規劃構建覆蓋監測網絡,合作開展相關國家標準和規范制定等工作,進一步加強數據共享和科研合作,共同提升我國在全球履行蒙約科學評估工作中的話語權。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大氣司、氣候司、監測司、監測總站、衛星中心、氣候中心,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減災司、預報司、觀測司、科技司、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協議簽署儀式。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