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濰坊市第四批24個、414萬平方米低碳社區項目正式立項并向社會公布。此前,我市已有三批67個、698萬平方米項目立項,22個、200萬平方米項目交付使用。市建設局李廣東局長表示,這是低碳理念催生出的一池活水,目前,已有10余萬市民入住受益,節能宜居效果尤為明顯。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近年來,我市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因地制宜,以點帶面,從2010年始,率先在全省推行在新建居住小區中組織實施低碳社區建設。
記者在坊子區鳳凰太陽城小區7號樓2單元管在馨大爺家中看到,他家除地源熱泵取暖和空調,還有智能新風系統、中水沖廁等設施。記者注意到,小區還建有雨水收集系統,樓頂排水管直接入地,和雨水篦子里的雨水一起流入景觀河。“沖廁用中水,取暖不用煤,公共照明用太陽能。”管大爺這樣向記者介紹自己所在的低碳社區。
市建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中水是指各種排水經處理后,達到規定的水質標準,可在生活、環境等范圍內雜用的非飲用水。小區的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統和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技術,則是對水的珍視和循環利用。這種技術對雨水、污水進行收集處理,然后用于綠化、景觀、洗車和沖廁用水,在節水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率。經粗略估算,這樣的低碳住宅比普通住宅節水30%,節約取暖費用近50%,大大減少了居住者的生活開支,而且許多關于低碳節能的時尚生活理念,在低碳社區都能實現。
像鳳凰太陽城和天同·雙羊新城這樣的低碳社區,濰坊已立項建設67個。其中,11個通過國家綠色建筑二星級評價標識評審。短短三年時間內,低碳社區建設如雨后春筍般在在濰坊生根發芽,已有十萬余人享受到低碳社區建設帶來的實惠。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在坊子區天同·雙羊新城小區,50號樓居民冷師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們小區冬天取暖用地源熱泵,取暖費一平方米17.5元,比集中供暖一平方米省7.3元,一冬就省七八百元。還有太陽能熱水集中供應,屋里沒水箱,像賓館一樣,用時一打開龍頭就是,省錢又舒服。”記者看到,該小區的樓房南面,都安裝著太陽能水箱,冷師傅說,這樣不但省錢,用時也不需要先放涼水,不用擔心水管曬壞凍壞。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據濰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李廣東介紹,像天同·雙羊新城這樣大范圍、大面積采用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熱水工程和地源熱泵與地板輻射采暖相結合的多層住宅小區,住宅建筑外墻保溫完全達到了節能65%的標準,項目全部完工后,與常規社區相比,碳排放量應減少50%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耗占總耗量的20%以上。據測算,該小區每年可降低采暖成本790萬元左右,同時,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400噸,節約標煤4200噸,所以,該小區是濰坊城區第一個申報國家康居示范工程逾百萬平方米的大型住宅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