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目標途徑與節能減排一致
低碳經濟:目標途徑與節能減排一致
低碳經濟作為一個正式概念提出,起源于2003年英國的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此后,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厘會議的路線圖中被進一步肯定。國際金融危機暴發后,隨著美國奧巴馬政府將低碳經濟與經濟拯救聯系起來,發達國家紛紛部署和實施低碳經濟戰略,從而使低碳經濟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關注。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
新能源開發等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以應對碳基能源對氣候變暖的影響為要求,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發展低碳經濟就是要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這個核心理念和目標的指導下組織人類社會經濟活動,通過產業、能源和生活消費等低碳化轉型,降低經濟發展中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遏制全球氣候變暖趨勢。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產業的低碳化轉型包括4方面的內容:一是建立低碳化的產業結構,主要手段是大力發展相對低碳的第三產業,提高第三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二是形成低碳化的生產和流通過程,通過清潔生產、能量的梯次利用、使用低碳能源等手段減少能源浪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
碳排放;三是設計生產(或提供)在消費過程中
碳排放較少的產品和服務,實現產品和服務的低碳化;四是大力發展為低碳化發展提供技術和服務支持的新興產業,如碳排放權交易、低碳能源技術研發及推廣、森林
碳匯等。
能源的低碳化轉型就是改善以高碳能源為主導的能源結構,提高低碳能源特別是零碳能源(太陽能、風能等)占總能源消耗的比重。生活消費的低碳化轉型包括大力發展和推廣低碳建筑、低碳交通、
低碳生活方式等內容。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低碳經濟的目標和途徑與中國正在推行的節能減排是一致的。因此,對我國來講,低碳經濟并非一個新的、額外的努力,而是對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工作以及國家能源和環境政策的深入和拓展。
目前,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仍處于發展中國家行列的中國主動承擔了
碳減排責任,明確提出了
碳減排的強度指標和森林碳匯增加指標,并開始從加強規劃引導,完善扶持政策,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加強生態環保建設,組織開展循環經濟及低碳經濟試點,建立健全科技、統計、信息支撐體系等方面推進低碳經濟發展。上海、保定、南昌等城市已先行制定了低碳經濟發展規劃,率先成為低碳經濟試點城市。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