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發展是世界的潮流和趨勢。在日前于此間舉辦的2016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上,與會中外專家認為,激活低碳經濟還需邁過建立碳市場、建設低碳城市、完善扶持政策三道坎。
在山西省晉城市區的西南邊緣,一個占地9萬多平方米的“國家能源煤與煤層氣共采技術重點實驗室”悄然屹立。這一實驗室設立于2013年初,其重要依托是山西晉煤集團旗下的近5000口煤層氣井。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煤層氣俗稱瓦斯,既是造成煤礦礦難的罪魁禍首,也是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溫室氣體,但同時,煤層氣也可變身為人們夢寐以求的清潔能源。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利用一立方米煤層氣,相當于減排16千克二氧化碳。”晉煤集團董事長賀天才說,近10年來累計利用煤層氣84.18億立方米,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26億噸。作為全國煤企中首家引入清潔發展機制(簡稱“CDM機制”)的企業,第一個減排期內出售二氧化碳減排額1135萬噸,獲得收益近7億元。這只是碳市場的冰山一角。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如果可以摧毀從煤礦中釋放的30%的甲烷氣體,可以減少超過380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當于減少2億輛汽車。”戴維·科迪認為,煤炭的高碳特性同樣也是它的低碳空間。未來一段時期內,低碳經濟具有巨大發展潛力。戴維·科迪表示,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從2010年到2020年,全球在低排放項目上的投資約1250億美元。在CDM機制中,目前中國注冊1374個項目,簽發了超過3億噸的二氧化碳量,占到全球的60%。2017年,中國碳交易市場即將全面啟動。戴維·科迪預計,假如中國碳市場正常運營,到2020年將達900億美元的規模,碳抵消市場將達8億美元。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近年來,我國加快了低碳城市建設步伐。2010年,我國推出了第一批13個低碳城市。2012年推出第二批次,2013年推出國家低碳工業園區,2015年再次推出8個低碳城。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司長孫楨表示,低碳城市密集推出,地方先行先試,為國家低碳發展找到了方向。過去五年,我國碳排放的控制目標超額完成,碳強度下降了1.5個百分點。
與會國內外專家認為,低碳經濟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政策扶持,當前亟須提升政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一方面,補貼力度亟待加強。戴維·科迪表示,各國需要在碳排放的控制上做出更大的努力。減少煤炭消費或是支持煤炭清潔低碳利用,都需要較長的研發過程和巨額的研發投入。目前全球化石能源補貼約50億元,但支持低碳經濟發展的氣候變化補貼只占全球化石能源補貼的一半不到。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另一方面,建立科學合理的補貼機制更為關鍵。清華大學教授蘇竣表示,不科學、不合理的補貼機制,集中表現為行政的直接干預,由政府去挑選優勝者,直接對企業進行激勵,而不是靠市場競爭。這種激勵模式將促使各地一哄而上,企業盲目擴大產能,對市場環境的變化缺乏靈活性。蘇竣認為,建立合理的財政部補貼機制,首先要調整補貼對象,減少對生產者的直接補貼,擴大對消費者的補貼,讓消費者在市場選擇中發揮作用。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此外,合理控制補貼,加強對各個環節的監督和審查,建立符合市場規律的遴選機制,減少政府靠行政權力來挑選贏家。蘇竣強調,可持續的市場扶持機制必須打破地方保護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