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家電網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供電公司全面落實“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的能源發展戰略,大力推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推廣新型電排灌、枸杞電烘干項目、電采暖項目等,截至今年5月,國網海西供電公司共完成節能項目95項,完成節能電量9988萬千瓦時。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主動走訪 培養電能替代市場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幾年前,對于當地枸杞種植戶來說,澆地是件花錢又費力的事,用柴油機澆地,又要拉柴油機又要帶水泵,既要看守機器又要防止掉帶、缺油,還要看守水壟溝以防跑水,非常不方便。“我家現有七八公頃枸杞地,如今改用電灌只需三十多元,每年能節省兩千多元。”一說起“油改電”,都蘭縣枸杞種植大戶李新輝憨厚的臉上掛著藏不住的喜悅。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2015年12月,海西供電公司聯合枸杞商家,在都蘭縣建成兩個電烘干房示范點,以電烘干代替煤烘干,解決傳統烘干污染大、枸杞品質低、費用高的問題。大青昆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李經理向記者介紹:“經過用煤、用電、人工等指標綜合對比分析,烘干一噸枸杞可節約成本一千元,節約燃煤171噸,每年可節約生產成本近三十萬元。”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跟蹤服務護航技改項目實施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針對農民生活領域中柴油電機、燃煤爐灶使用、農林廢棄物直燃等容易引起霧霾、污染的突出問題,國網海西供電公司結合地區海拔高、氣候嚴寒、生態恢復周期長的實際,以推廣電熱膜、電熱炕項目,積極與各級政府共同推進中小學校燃煤鍋爐改造項目,將格爾木市旭日幼兒園、烏蘭縣河東小學、德令哈市春雷小學作為以電代煤推廣試點,促成了烏蘭縣、天峻縣的鄉鎮政府電采暖項目落地,推動區域能源消費結構朝清潔方向邁進。
與煤鍋爐相比,電熱膜取暖既經濟又環保,江河鎮政府每年可節約辦公經費13余萬元。電熱膜取暖可以隨時開關,又沒有煤渣和煙塵,辦公環境和居住環境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海西供電公司不斷完善電能替代工作的內部協同機制,為用戶提供電能替代工程從業擴報裝到送電全過程的“一站式”服務,并充分利用用電、電費等政策杠桿,依托業擴報裝、用電查勘、營業廳窗口和能效小組活動等途徑大力宣傳電能替代優勢,推進社會節能減排,助力打造區域低碳綠色經濟,用“綠色電力”還原“藍色天空”。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