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為什么要加強氣候變化南南合作?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張曉華:中國開展南南合作具有很長歷史,最早始于1960年代,當時很多第三世界國家剛剛從殖民地成為獨立的國家,百廢待興,基礎生產生活設施的援助,尤其是在非洲,有很多中國援助的標志性項目,這是最早的合作。新形勢下,繼續開展南南合作,團結發展中國家,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由于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新時期南南合作的開展面臨著新的挑戰。開展南南合作要兼顧政治、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多重考慮。應對氣候變化可以作為促進南南合作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綜合國力的提高,以及中國開展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展現的成效,很多發展中國家對于學習中國經驗和獲得中國在資金技術支持上開始表現出越來越明顯的預期。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技術和經驗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具有更強的適用性。因此,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
2012年6月召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上,溫家寶總理宣布中國政府將安排2億元人民幣,開展為期3年的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每年大約1000萬美元),支持和幫助非洲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在2014年9月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張高麗副總理宣布,從2015年開始在現有基礎上把每年的資金支持翻一番,建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國還將提供600萬美元,支持聯合國秘書長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當然,我們不但要提高南南合作的資金力度,還要不斷豐富和發展具體的合作模式。要更好地了解這些國家的需求,加強與他們的交流,既要能夠滿足一時之需,又要兼顧到可持續性。在這點上,很多發達國家的經驗對我們是有參考價值的,我們需要客觀的看待。除了利用雙邊途徑,我們也應該加強和現有多邊渠道的合作,包括聯合國、區域發展銀行,當然還有我們的亞投行,金磚銀行等等。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