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生態文明的主流價值觀,首先來自理念的轉變。“要在全社會提倡‘要舒適不要奢侈、要消費不要浪費’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清華大學教授錢易說。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她認為,要強化綠色消費,特別是要把環境問題和公眾切身利益聯系起來,形成全社會對于環境保護和綠色消費的共識。此外,通過經濟手段、法律手段等多措并舉,促進節約、綠色、環保理念的養成。
培育生態文明的主流價值觀,政府責無旁貸。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表示,政府的角色是創造綠色發展氛圍,營造生態文明發展的體制機制。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吳舜澤說:“一方面,政府決策應當把提供生態環保產品、踐行綠色采購、加大生態環保投入、改善環境質量等作為優先目標;另一方面,要把生態環保納入綜合決策,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個人,推動生態文明要‘內化于心’,形成全社會的氛圍和共識。同時,要‘外化于行’,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吳舜澤說。
李佐軍指出,生態文明理念的形成涉及全社會的利益,因此需要全社會共同監督政府、企業和個人的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各類行為。
關鍵詞四:路徑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意見向人們描繪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前景——到2020年,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在全社會得到推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意見圍繞五位一體,明確了將生態文明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實現路徑,提出了‘五個堅持’和‘五項任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說。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五個堅持”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作為基本方針;堅持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堅持把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為基本動力;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堅持把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作為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