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一些高耗能、高碳排放產業仍然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能源需求還將繼續增長;另一方面,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為主,低碳能源資源的選擇有限。在此形勢下如何通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實現低碳經濟進而推動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應該成為全社會,尤其是政策制定者關注的重點?;诖?,提出建議如下: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第一,政府引導,政策支持。歐美發達國家產業結構優化的歷程都依賴于科學的產業發展規劃指導和法律政策的支持。優化產業結構向低碳經濟發展,首先應該制定國家低碳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低碳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及其發展思路、主要目標,為產業結構優化發展創造條件。同時,應積極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著眼于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通過立法和加大執法力度,推動整個社會走向低碳經濟之路。另外,政府要通過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綠色信貸等投融資渠道,大力扶持低碳產業的發展,引導并激勵企業發展低碳技術。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第二,調整產業結構,構建節能降耗型產業體系。首先應大力發展能源消耗低、經濟附加值高的金融、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加大對第三產業的投入、支持力度,提高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使其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其次,應調整工業內部的行業結構,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增加值的落后生產能力,積極發展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穩步構建低能耗發展模式,通過節能技術等技術創新改善產業結構,減少碳源。
第三,調整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結構特征決定了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必須轉變當前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現狀,積極開發風能、太陽能、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減少煤炭在能源消費中比重,逐步建立起低碳能源消費體系。另外,應提高產業能源利用效率,提倡清潔生產、資源節約,淘汰落后產能,以科技創新推動節能減排。
第四,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體制。積極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借鑒歐盟排放權交易機制和英國排放權交易機制,加快當前試點碳排放市場的發展和試點行業的擴張,盡早建設和完善全國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一方面從總量上控制碳排放,另一方面激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推廣,從而推進低碳經濟發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