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報告中進一步明確提出各類城市具體的城鎮化路徑。新型城鎮化是繼工業化、市場化之后,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引擎。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經濟發展和能源供給密切相關。受當前全球資源環境的嚴重制約,發展中國家不能再沿襲發達國家的傳統高能耗和高碳發展模式,探索以技術創新為支撐的低碳發展路徑成為新型城鎮化道路的必然選擇。而以可再生能源為支柱的新型能源體系的革命正在成為世界潮流,這也被認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對優化能源結構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戰,也為新能源發展帶來機遇。未來,隨著城鎮人口的比重和收入持續上升,國民經濟和居民消費也將保持較快增長。城鎮移民會改變人們的消費行為和習慣,已有研究表明,一個農村人口轉入城鎮,能源消耗將增加3.5倍,用電量增加3倍。與此同時,城鎮化的提速,將伴隨著城市能源資源消耗的大幅增加。《2012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預測,城鎮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拉動能源消費8000萬噸標準煤。預計2020年城鎮化比例達60%時,將拉動全國8億噸標準煤的能源消費。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為了給城鎮化發展提供清潔高效的能源保障,需要在控制總量的前提下,從根本上調整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從本質上來說,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低排放或零排放的特征,從根本上解決了化石能源的有限性、污染外生兩大弊端帶來的問題。從發展趨勢看,未來新能源將逐步由補充能源上升為替代能源乃至主導能源之一。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目前,新能源發展應重在核心能力的創新和技術經濟瓶頸的突破,重點解決如何提高風電經濟效益、降低太陽能光伏與光熱發電成本、提升間歇性能源并網容量等方面的問題,逐步實現產業化、規?;?。而城鎮化恰好為新能源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
電力是城鎮化發展的基礎保障,電力同時又是清潔的二次能源,具有轉移能源產地、替代能源消費、平衡資源和環境約束的重要功能。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安全經濟清潔高效的電力保障,將是伴隨城鎮化發展進程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電網是清潔能源轉化利用和高效配置的平臺,一方面應加快電網智能化改造,提高信息化、自動化和互動化水平,另一方面,應進一步加強跨區電網建設,增強大電網在全國范圍內配置清潔能源的能力。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提高城鎮化質量,建設生態化城市,還必須把新能源發展納入城鎮化建設規劃。政府可以通過特許經營權、政府采購、試點示范、對新能源發電給予補貼等多種形式進行扶持,如在地方改造之初,就同步推進綠色住宅(太陽能光熱、光伏)、綠色交通、綠色消費等多個領域的生態文明建設。此外,也要因地制宜,避免一味追求規模而不注重實際效果的情況發生。只有控制好新能源的發展速度和規模,才能發揮最優效果。與此同時,新能源企業也應當全力開發成本低、適合市場需要的、易于利用的產品。兩者若能無縫對接,城鎮化對新能源發展的助推作用將越來越顯著。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