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高新熱電有限責任公司:
你公司報送的《撫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熱電聯產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項目位于撫順市撫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新建項目。項目新建3臺280噸/小時高溫高壓煤粉鍋爐配2×40兆瓦抽背式高溫高壓汽輪機組,新建電氣系統、給水系統、除灰渣系統、煙氣處理系統、廢水處理系統和1座高150米、內徑為5米和6米(預留)的雙管集束煙囪等公服設施。
項目用地性質為三類工業用地,已取得撫順市自然資源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局出具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事故灰庫擬選址意見。項目符合《撫順市中心城區熱電發展規劃(2021—2035年)》及其規劃環評要求,符合《撫順市城市供熱專項規劃(2021—2035年)》要求。已取得《省發展改革委關于撫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熱電聯產工程核準的批復》(遼發改能源〔2024〕155號)。在全面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措施后,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可以得到減緩和控制。我廳原則同意《報告書》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工藝、地點和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二、在項目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中,你公司應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措施。同時,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強化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項目產生的鍋爐煙氣經布袋除塵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低氮燃燒器+SCR(3+1層蜂窩狀催化劑)脫硝處理后,經1座高150米、內徑5米的排煙內筒排放,各項污染物排放濃度應滿足《遼寧省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21/T3134-2019)表1排放限值要求,氨排放應滿足《火電廠煙氣脫硝工程技術規范 選擇性催化還原法》(HJ562-2010)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2標準限值要求。
1#、3#、4#轉運站廢氣分別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分別由1根15米排氣筒、3根20米排氣筒、2根43米排氣筒排放;碎煤機室廢氣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由2根30米排氣筒排放;煤倉間廢氣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由9根30米排氣筒排放;石灰石粉倉廢氣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由1根30米排氣筒排放;2座渣倉廢氣分別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由1根20米排氣筒排放;2座灰庫廢氣分別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由1根30米排氣筒排放;2座事故灰庫廢氣分別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由1根50米排氣筒排放;1座散裝倉廢氣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由1根30米排氣筒排放;1#危廢貯存庫廢氣經二級活性炭處理后,由1根15米排氣筒排放。處理后的廢氣中顆粒物、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應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標準要求。轉運站、碎煤機室、煤倉間、石灰石粉倉、渣倉、灰庫內均應設置干霧抑塵,廠界無組織排放的氯化氫、顆粒物、非甲烷總烴濃度應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要求。污水站惡臭氣體無組織排放濃度應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要求。項目應合理選擇運輸工具和運輸路線,煤炭采用鐵路運輸方式,灰渣等大宗固體廢物采用
新能源或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的
綠色低碳運輸方式。同時,應加強企業節能降
碳管理,嚴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按規定編制溫室氣體年度排放報告并報我廳。
(二)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生產廢水中的煤泥廢水經沉淀過濾處理后,全部回用于輸煤系統;脫硫廢水經空氣蒸發濃縮+煙氣余熱噴霧蒸發干燥處理,不外排;地面沖洗水經1套處理能力5立方米/小時的油水分離器處理后,與化學水處理系統排水一并進入1座處理能力為30立方米/小時的工業廢水處理站(pH調整+絮凝+澄清+過濾)處理,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和《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21/1627-2008)表2最高允許排放濃度要求后排入東澤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經防滲化糞池處理后,排入東澤污水處理廠。
嚴格落實固體廢物分類處置和綜合利用措施。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妥善處理處置固體廢物。你公司應當制定分階段消減計劃,減少工業固體廢物存量,項目產生的灰渣、脫硫石膏等一般固體廢物,應全部綜合利用,在符合環境保護標準和要求前提下,鼓勵采用井下充填、生態修復、路基材料等方式消納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不暢時送事故灰渣庫臨時貯存,禁止在未采取有效防塵措施的場地暫存或中轉。本項目機組配套建設2座總容積2800立方米灰庫和2座總容積280立方米渣庫,分別可貯存設計煤種49小時排灰量和24小時排渣量。此外,在廠區東側建設事故灰渣庫,占地19000平方米,設置2座總容積為4.5萬立方米的事故灰庫和2座總容積為0.95萬立方米的事故渣庫,可以滿足本期工程3個月的灰渣和脫硫石膏臨時貯存量,其中粉煤灰通過架空管線氣力輸送至東側的事故灰庫暫存,廢渣和脫硫石膏采用汽車運至事故渣庫。項目產生的廢潤滑油、廢油桶、廢鉛蓄電池、廢活性炭、廢油泥、廢化學試劑等在1#危廢貯存庫(30平方米)暫存,廢催化劑在2#危廢貯存庫(80平方米)暫存,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
強化噪聲污染防治。項目應合理布置噪聲設備,并采取相應的降噪、消音、隔音和減振等措施。車間應進行封閉,排汽口、風機等應加裝消聲器,蒸汽管道應加裝隔聲包裹,冷卻塔應設置消聲器,汽機房、除氧間、煤倉間、鍋爐房等高噪建筑物應采取隔聲墻體及其他針對性降噪設計。通過實施降噪措施后,廠界應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排放限值要求。
(五)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優化施工工藝,防止工程施工造成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
(六)加強電磁污染防治。項目投運后廠界工頻電場場強和工頻磁感應強度應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關要求。
(七)強化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措施。嚴格落實事故廢水防控措施,脫硫區域應設置1個有效容積為660立方米的事故漿液箱;尿素制備區的尿素溶液儲罐、鍋爐補水處理車間的酸堿儲罐區應設置圍堰;主變壓器應設置30立方米事故油池,以滿足《大中型火力發電廠設計規范》(GB50660-2011)事故油池設計容積的要求;全廠應設置800立方米應急事故池。地下水分區防滲措施參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HJ610-2016)》等相關要求執行。應做好應急物資儲備,按照相關規定編制和備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與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急預案做好銜接,定期進行環境應急培訓和演練,有效防范和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等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要求,健全內部污染防治設施穩定運行和管理責任制度,在環境保護設施設計、施工、驗收、使用和拆除等過程中,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做好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有關情況。
(八)落實《報告書》制定的污染源和土壤、地下水、環境空氣等監測計劃,建立污染監控、預警體系,如發現超標,應及時采取有效的環境影響減緩措施,確保環境質量達標。在廠區適當位置設置在線全景(360度角)全天候視頻監控系統,并存儲保留近90日監控視頻信息,留檔備查。應積極配合屬地政府妥善解決項目建設和運營引發的生態環境信訪問題。
三、你公司應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建立企業內部生態環境管理體系,明確機構、人員、職責和制度,加強生態環境管理,落實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項目建設應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項目投產前,應按規定程序實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編制驗收報告并向社會公開。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經批準后,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你公司應當重新報批本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書批準之日起超過五年,方決定項目開工建設的,應當報我廳重新審核。你公司應在本項目正式投入生產后三年內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
五、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請撫順市生態環境局負責該項目的事中事后監督管理。你公司應在收到本批復后20個工作日內,將《報告書》送撫順市生態環境局,按規定接受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日常監督檢查。
遼寧省生態環境廳
2024年11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