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pr3nx"></address><address id="pr3nx"></address>

    <noframes id="pr3nx">

      <address id="pr3nx"><address id="pr3nx"><listing id="pr3nx"></listing></address></address>

      <form id="pr3nx"><th id="pr3nx"><th id="pr3nx"></th></th></form>

      從生物多樣性保護到再造一個“綠色中國石油” 中國石油大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文章來源:新華網客戶端石海平2024-10-29 08:41

      今年8月15日,全國生態日這一天,長慶油田等四家公司成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油”)設立的第二批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OECMs)。
       
      “我們現在創新開展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的建設,目前第一與第二批共建成了10個自主貢獻型保護地(OECM),在全球都有很好的影響。”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質量健康安全環保部副總經理杜衛東日前在2024石油石化行業綠色低碳技術交流會上講到。
       
      當前,中國石油按照“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總體部署,致力于成為綠色企業建設引領者清潔低碳能源貢獻者、碳循環經濟先行者,大力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建設美麗中國、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生態優先
       
      黑格蘭,一種傲然生長在沙漠中的樹。曾幾何時,黑格蘭遭到了毀滅性傷害,導致古樹所剩無幾。可幸的是,它們碰到了長慶油田人。
       
      長慶油田人剛來就發現這種樹很稀有,因此采取了“避讓”政策:在有黑格蘭生長的地方不打井,并保護照顧起來。
       
      如今,在長慶油田保護區內,完成280余株黑格蘭樹齡測定及掛牌建檔工作,同時還有100余種有一定保護價值的動植物也在這里生長著,共同改善著毛烏素沙地環境。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的一個縮影。
       
      截至目前,中國石油已在大慶油田老虎山、果午湖,華北油田阿爾善東湖濕地,長慶油田蘇6區保護地、蘇南-C3區保護地、燕鴿湖保護地,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防護林、塔中沙漠植物園、柯克亞綠色生態園,昆侖能源海南公司文峰鷺緣保護地設立了OECMs,占地面積4018.8公頃,綠色共享小屋占地面積870平方米,志愿服務人員135人。
       
      在保護自然的同時,中國石油也積極推進生態建設。
       
      中國石油和中國綠化基金會共同發起了“我為碳中和種棵樹”公益活動,截至上周,有155.3萬人參加公益捐款,金額達到4800萬元。“(這些資金)多數是中石油百萬員工自己捐的。”杜衛東表示,中國石油已經在大慶油田建設了會戰林、長慶油田建設了紅色南梁林、新疆油田建設了石油創業林、玉門油田建設石油搖籃林,面積3550多畝。
       
      今年4月,中國石油啟動“萬口井場植樹造林行動”,響應世界經濟論壇提出的“全球植萬億棵樹領軍者行動”和我國政府提出的“到2030年種植、保護和恢復700億棵樹”倡議。
       
      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十三五期間,中國石油投入環保治理資金610億元以上,持續推動達標升級治理。十八大以來,中國石油天然氣產量從799億立方米/年增加到1529億立方米/年,天然氣在油氣產量結構中連續超過50%并持續增長,助力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為空氣質量改善增添“底氣”。
       
      “中國石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了顯著成效。”杜衛東說,2023年,中國石油的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量分別比2020年分別下降19.16%、60.94%、1.44%,都實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他特別提到,中國石油引領牽頭在京津冀地區推動實現“零燃煤”。
       
      能源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國石油2015年加入全球油氣行業氣候倡議組織(OGCI),作為OGCI在中國唯一的成員企業,致力于在推動能源轉型過程中發揮領導作用。“共同的成果在世界聯合國氣候大會都進行了發布。”杜衛東說。
       
      在國內,中國石油發起成立“中國油氣企業甲烷控排聯盟”。據杜衛東介紹,聯盟企業已經覆蓋全國100%的油氣生產、全國國內油氣長輸管網和超過60%的城鎮燃氣供應,聯盟成立相關內容被納入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體現了中國企業在推進全產業鏈甲烷控排行動方面的責任擔當。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沒有現成的經驗、模式可以借鑒。中國石油推進生態優先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提供著石油樣本,貢獻中國石油力量。
       
      低碳發展
       
      2023年12月12日,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年注入量突破50萬噸。
       
      這條從中國石油松遼盆地傳來的喜訊,對從事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的人來說,意味著很多。
       
      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兼具減碳、增油兩大功能,是實現碳中和的戰略性托底技術,集“端牢能源飯碗”和實現國家“雙碳”目標于一體。
       
      國際上,CCUS技術主要面向海相油藏。但在中國石油,主要面向的是陸相,沒有經驗可循。經過20余年的探索,中國石油形成了適應陸相油藏的標準和技術體系,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023年,中國石油注入二氧化碳接近159萬噸,累計注入超過700萬噸,占全國總注入量的70%以上。
       
      “中國石油CCUS全產業鏈發展跨上新臺階。”杜衛東說,中國石油形成“1+8”CCUS全流程技術體系,提高石油采收率國家重點實驗室入選全國20個標桿全國重點實驗室之一。同時積極部署CCUS全產業鏈“四大工程示范”和“六個先導試驗”,在松遼、準格爾、鄂爾多斯等布局CCUS產業中心和示范項目。
       
      成績的背后,是中國石油持續不斷地從戰略和行動多方面共同發力。
       
      2009年,中國石油第一次碳盤查,并發起成立天津排放權交易所。2012年,發布綠色發展行動計劃1.0。2019年,發布綠色發展行動計劃2.0。2022年,發布綠色發展行動計劃3.0,提出發展“碳循環經濟”理念。
       
      為了落實“碳循環經濟”理念,中國石油圍繞二氧化碳部署了相應路徑。杜衛東說,碳循環經濟核心路徑包括“減碳”“用碳”“替碳”“埋碳”四步,從源頭減少碳排放開始,一直到將碳安全儲存,并不斷做大“零碳”“負碳”產業。
       
      碳循環經濟先行者行動是中國石油綠色低碳發展的三大行動之一。其核心包括三大工程,即深度電氣化改造工程、CCUS產業鏈建設工程、零碳生產運營再造工程。
       
      “中國石油節能減碳取得了重大進展。”杜衛東透露,近10年來,通過大量的投入,從規劃戰略到項目工程,中國石油2023年萬元工業產值碳排放量、甲烷排放強度較2020年分別下降8.5%和26.7%。“8.5%,這已經是很難得的。”
       
      綠色轉型
       
      9月29日,吉林油田昂格55萬千瓦風電項目并網投產。這是中國石油單體規模最大集中風電項目,也是中國石油首個規模外送風電項目。
       
      該項目的建設投產,開辟傳統油氣田企業提質增效又一增長極,既為吉林油田提供清潔電能,還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并為中國石油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注入了“新”力量。
       
      2021年,中國石油將“綠色低碳”納入五大戰略體系,明確了“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總體部署,將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納入公司高質量發展戰略和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能源公司的重要內容。
       
      2022年1月,成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和新能源新材料新事業發展領導小組(“雙碳三新”領導小組),從組織上保證了綠色低碳戰略的落實。
       
      “今年是國資委第七任期的考核目標年,我們把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分解納入到各個企業年度業績考核指標體系。”杜衛東表示,此舉是為了突出萬元工業產值碳排放。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目標和任務的完成,需要更好的綠色低碳技術支撐。
       
      近年來,中國石油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號召,不斷探索行業綠色發展技術,圍繞國家“雙碳”目標,緊跟行業重點技術瓶頸,完善固體廢物、廢水處理和資源化技術,促進全生命周期資源循環利用發展技術、產業發展,解決鉆井廢棄物環境污染與資源化利用、油氣田廢液高效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煉化污水深度處理與近零排放等,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污染治理難題,形成覆蓋石油石化行業全產業鏈的點源水系統處理與利用技術。
       
      從“清潔替代”,到“戰略接替”,最后到“綠色轉型”,是中國石油綠色低碳發展“三步走”行動目標。
       
      從2036-2050年,是中國石油“綠色轉型”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國石油將錨定碳中和目標,繼續規模化發展地熱、清潔電力、氫能、CCS/CCUS等新能源新業務,助力社會碳中和。2050 年熱電氫等新能源產能占比50%左右,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到時候,新能源產能就要成為中國石油的‘半壁江山’,新能源占中國石油產能的比重和油、氣相加一樣大,將再造一個‘綠色中國石油’。”杜衛東如是說。
       
      生態優先,乘綠而上。面向未來,中國石油將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支撐公司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美麗中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4055651號-1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