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統籌謀劃,補齊VOCs治理短板
“十四五”期間,既要保持PM2.5污染持續下降,又要扭轉臭氧污染升高態勢,實現重污染天基本消除。這將是我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加快建設“美麗中國”的焦點和難點。但與PM2.5治理相比,VOCs治理處于起步階段。今年夏季臭氧監督幫扶組共檢查企業11.7萬家,發現存在環境問題的企業3.3萬家,累計發現各類VOCs問題10.5萬個。
那么,“十四五”VOCs治理工作該注重什么?對此,武紹貴表示,政策保障方面,在國家層面要加強統籌謀劃,加大政策協調和引導力度;推動實施重大減排工程,有效減少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量,尤其是要補齊VOCs防治在法規標準和經濟政策等方面的短板。
他同時強調,現有的監測手段,特別是快速檢測儀器,使用效果不如人意。在環境監測和執法方面,要以VOCs為重點,加強能力建設,補齊短板,以適應更高的監管要求。
目前,我國有數百萬企業的生產與VOCs有關系,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微企業。
李天威強調,這就需要鼓勵技術進步、技術研發,這是一個很大的任務,“十四五”應重點突破,“否則,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將無所適從”。同時,還需抓住重點行業、重點排放環節來補齊治理短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表示,“十四五”期間,應全面開展散亂污企業的整治,大幅度控制VOCs的無序排放,在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行業淘汰過剩和落后產能,使VOCs進入深度處理階段。此外,對工業企業和園區要開展清潔生產審計,減少VOCs排放;開展產品生態設計,淘汰部分排放VOCs的溶劑生產和使用。
專家表示,除工業生產外,VOCs與公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使用化妝品、洗發水、染發劑、涂改液、家裝涂料都會排放VOCs。
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提出,要根據法律法規開展VOCs廢氣監測,并按照應收盡收的原則提升收集率。在今后的VOCs治理過程中,臭氧治理作為我國廢氣治理領域的重中之重,需要總結前期的治理經驗,完善治理技術路線,提升設備水平,才能提升和強化治理的效果。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