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每天使用約30億個,年使用量超400萬噸
限塑覆蓋塑料的全生命周期,彰顯
綠色新發展理念#e#
塑料污染治理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相比于以往只關注塑料制品的流通、使用環節的“限塑令”,此輪限塑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治理更為明顯。以北京市為例,在此次征求意見、擬出臺行動計劃之前,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政策體系建設。
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要求,全市禁止生產、銷售超薄塑料袋,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袋,餐飲和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洗漱用品,并提出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快遞包裝減量、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要求。
此外,若干專項工作方案和標準規范也相繼發布。如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關于開展塑料袋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市農業農村局發布的《關于印發〈北京市2020年農業投入品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方案〉的通知》,市郵政管理局、市商務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電商快遞包裝協同治理工作的通知》等,合力推動塑料污染治理。
“《行動計劃》(征求意見稿)的發布實施將補齊政策體系‘最后一塊拼圖’,本市塑料污染治理‘1+1+N’政策體系主骨架將基本建立。”此次征求意見稿的起草說明指出。
從各地具體方案來看,此輪限塑的舉措覆蓋塑料的全生命周期。9月1日起實施的廣東省《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強調,堅持系統治理、協同治理、源頭減量、綠色替代,分區域、分品種、分階段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替代產品,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覆蓋塑料全生命周期的塑料污染治理體系。
浙江等地在出臺相關政策時,強調培育優化新業態新模式,通過創新
平臺企業和商場管理模式、建立綠色物流和配送體系、建立農膜管理新模式,培育有利于規范回收和循環利用、減少塑料污染的新業態新模式。
在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化工系教授朱兵看來,本輪政策措施基本涵蓋了塑料制品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全過程和各環節,充分體現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統性和整體性。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