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治理經驗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隨著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強力推進、環境監管的不斷收緊、標準政策的不斷加嚴、各項污染防治攻堅行動的持續開展,我國環境治理對先進、適用的技術提出了更加迫切的市場需求。英國環保技術與產業融合的治理經驗,對推動我國環境治理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以高新技術促進產業結構轉型,提高環境治理的收益。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力求形成環保產業帶,以聚合多邊資源,激發產業轉型變革。引入第三方綜合環境治理服務商,將污染治理工作分行業整體打包給“環保管家”,以市場招技術、引服務,培育行業環保治理龍頭企業,改善企業各自為戰的低效治污狀況,提高環保治理的組織化水平。建立虛擬環保產業集群實驗基地,將分散的高新技術企業按行業價值鏈整合,突破治污地域性限制,提高原材料、資本、技能、勞動力利用率。
推動技術革新,提升環境治理的效能。激勵企業引進國外先進環保技術,尤其環保產業涉及的共性關鍵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統籌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建立產業和企業融通的快車道,推動已有技術、正在開發的技術快速轉化成生產力,增強環保產業造血能力。把數據賦能作為產業升級的助推器,推動人工智能與優勢產業集群融合發展,加快推動傳統環保裝備制造的智能化、標準化。
加快搭建環保技術的增容
平臺,擴展環境治理的鏈條。搭建技術推廣
平臺,解決企業轉型升級技術的聚集問題。積極引導我國先進企業將成熟技術單獨成立新的技術服務公司或建立扶持技術推廣中介機構。利用平臺把分散在不同區域、專注于不同技術的企業連接起來,實現鏈條拉伸和功能整合,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一體化技術改造方案,把先進企業的好技術推廣出去,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引進來,把現有技術進行再改造再提升,促進環保企業成長壯大。對仍使用我國擬淘汰類項目、落后產能、技術裝備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生產線等的企業,實行節能環保的老樹發新芽策略,實現企業集群轉型升級。
作者單位:山東社會科學院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