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垃圾分類目前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另外消費者協會也培訓學生們去使用這個堆肥系統,教他們如何在學校把花園垃圾、廚余垃圾和食物垃圾轉化為堆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們可以在堆肥管道上面畫上漂亮的圖畫,他們的創造力,使堆肥看起來更有吸引力。學校里面有不同族裔的學生,包括馬來人,華人、泰米爾人,印度人。
檳城最開始的時候是反對采用垃圾焚燒的方式來處理廢棄物的。不過,最近一位州府的官員發表聲明說,明確地為垃圾焚燒背書,他認為,垃圾焚燒可以很好地解決檳城市擁擠的垃圾填埋場,也符合聯邦政府關于各州擁有焚化爐的計劃。如果該計劃得以實施,垃圾處理費用會提高,同時也會產生很多的負面效應。但是當地的消費者協會和其他社會組織一直都敦促政府朝著零廢棄的方向前進,隨著檳城在2018年達到創紀錄的43%以上的回收率,馬來西來整個國家實施更高的廢棄物轉移目標方面還是有具大的潛力的。
威爾斯利市的市長倡議,要把威爾斯利市發展成為循環城市的典范,他認為這不是一個多么困難的任務。2012年他就跟利益相關者進行了一個對話,他希望各利益相關者能夠將回收堆肥和升級成為他們優先考慮的選項,2018年威爾斯利市提出目標,要在2020年前建成一個低碳城市,回收率從42%提高到70%,并將進入垃圾填埋場的垃圾減少50%。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