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綠色金融60人
論壇(GF60)學術委員會委員、原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
綠色資產管理
論壇(2023)上表示,在我國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階段,發展ESG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也越來越高。ESG已經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為投資決策提供了綠色標尺。加快發展ESG,是順應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更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劉明康稱,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及ESG產業生態的逐步形成,基于ESG理念的生態價值鏈已經逐漸成為上市公司、能源類公司、金融機構以及其他行業必須直面的全新領域。根據ESG評價體系中的要求,現有經營主體、社會組織以及監管部門都需要在相應的業務流程針對組織架構、工作流程、人力資源等元素進行全方位的更新和升級,將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理念深入到ESG價值鏈的各利益相關者、各供應鏈的上下游中去。
“核心企業帶動全產業ESG升級或將成為常態。”劉明康表示,供應鏈管理本身是企業ESG實踐中的重要一環,由負責任的核心大企業牽頭,向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及終端消費者傳導ESG理念。在中國ESG發展變革的過程中,上市企業作為極具影響力的核心群體,將承擔著更多的先行者和引領者職能。
同時劉明康表示,作為金融市場的主導力量,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做好ESG已刻不容緩:其一,在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的實施已成定局的當下,對綠色可持續轉型是一大促進;其二,對于金融機構來講,ESG是將企業個體發展和社會整體進步實現和諧統一的重要抓手。如何將ESG理念融入金融機構全部門、業務全流程的治理體系,優化投資模式,防范ESG相關風險,提高有效治理效率,是當下金融機構實現可持續發展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展望未來,劉明康稱,我國要在認真虛心借鑒國際經驗的同時,探索自己的ESG發展路徑,比如關注綠色轉型中的數據質量、權益的溯源和確權,在條線和板塊交織管理體系當中的許多治理問題的解決方案,企業激勵和約束機制的建設等內容,集合全社會各方資源協力實現有中國特色的ESG工作方案。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