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企業開展碳核算 摸清碳排放家底
氣候工作基金會中國區主任、前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氣候變化與南南合作高級政策顧問張曉華表示,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前沿,是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的主體。氣候競爭力已逐漸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可以通過制定碳達峰、碳中和轉型路線圖,提升與國際接軌的氣候治理能力,加大低碳科技研發,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從而塑造企業氣候競爭力,實現企業和全球可持續繁榮。
談及具體措施,張曉華提出了四點建議:
第一,鼓勵企業加快開展全范圍的碳核算,摸清碳排放家底。支持企業在理清減排路徑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制定面向碳達峰、碳中和階段性目標和轉型路線圖,逐步實現企業運營和投資向更加低碳、可持續的方式轉型,切實提高企業的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生產力。
第二,主動融入全球供應鏈低碳轉型的大勢,不斷提升企業氣候治理能力。近期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正式發布了《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可持續發展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2號:氣候相關披露IFRS S2》兩份ESG信披準則,規范了企業在自身低碳轉型進展方面的信息披露。希望更多企業可以共享轉型示范企業的經驗,打造低碳供應鏈最佳實踐,促進全產業鏈生態低碳轉型。
第三,創新資源在全球順暢流動,是加快低碳科技研發創新的重要條件。有必要強化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數字化等關鍵技術領域的國際合作。推動產業、技術、金融、人才交流
平臺的共建,在全球加速推廣關鍵減排技術、夯實全球綠色低碳發展基礎。
第四,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綠色合作。在提升產業和企業自身供應鏈韌性同時,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把提升ESG表現作為深耕企業海外市場的基礎性條件,按照“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要求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