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政策:小步疾行 不斷完善
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是國內ESG發展的重要驅動力。2022年國內在ESG監管政策方面取得積極的進展。信披政策方面,2022年1月滬深兩大交易所分別更新了《上市規則》,首次納入企業社會責任相關內容;4月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指引》,將ESG信息作為投資者關系管理中上市公司與投資者溝通的內容之一;5月國資委發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明確要求更多央企披露ESG報告,力爭到2023年實現全覆蓋。ESG信披標準方面,目前監管機構和交易所并未給出統一的模板。各類團體標準在2022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如《企業ESG披露指南》等超六項標準集中發布,其影響力有待進一步觀察。
整體來看,ESG在國內發展時間不長,監管層充分考慮國內發展現狀,政策出臺呈現小步疾行的特點,未來以下趨勢將不可避免:
一是強制信披的范圍將逐步擴大。綜合歐美等發達國家或地區的經驗,強制信披是大趨勢。目前國內部分板塊已強制要求披露ESG信息,包括上交所的上證公司治理板塊樣本公司、深交所的深證100樣本公司、科創50樣本公司等。但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和歐美國家尚有差距,預計未來政策仍以提倡和鼓勵單獨發布ESG報告為主,并逐步擴大強制信披的公司范圍,央企和金融機構將率先實現ESG信披全覆蓋。
二是信息披露標準將逐步統一。國內ESG信披標準較多,國資委、深交所和上交所各有一套標準,國際標準引用較多的包括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持續發展
會計準則委員會基金會準則(SASB)等,企業進行體系選擇時難以準確定位,滿足所有體系的要求。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委發布《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標準是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將推動統一標準的建立。因此預計國內將繼續吸收國際ESG披露標準的優點,同時結合國內實踐情況,逐步推出符合中國本土特色的標準。
在雙碳戰略方面,去年我國出臺了一些關鍵細分領域的碳達峰方案,包括城鄉建設領域、工業領域、能源領域、科技支撐領域等。尤其是三部委聯合發布的 《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
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致力于推動中國統一規范的
碳排放核算市場發展。
此外,2022年深圳和上海等地通過立法形式,強制或鼓勵轄區內金融機構披露環境信息。深圳配套出臺了《深圳市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引》,為金融機構的環境信息披露提供統一、規范指引,湖州、重慶等地陸續發布綠色金融發展相關政策,有望帶動其它城市和地區同步跟進。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