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與EOD結合
據悉,為了促進“雙碳”目標的實現,4月2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同意開展第二批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
試點的通知》,深入探索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同意河北省潮河流域(灤平段)生態治理與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等58個項目,開展第二批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
試點工作。
EOD(Ecology-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是以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采取產業鏈延伸、聯合經營、組合開發等方式,推動公益性較強、收益性差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統籌推進,一體化實施,將生態環境治理帶來的經濟價值內部化,是一種創新性的項目組織實施方式。
張祺認為,長久以來,環保作為傳統的正外部性產業(即給他人謀福利,自己卻沒有得到相應補償),市場機制一直不能有效地進行資源配置。在EOD模式中,項目公司通過改善環境,用優良的生態基底吸引產業和人口,并將環境效應帶來的社會效益增值進行提前鎖定,實現區域整體溢價增值,并以此實現對環保產業的反哺,以解決環保項目財政投入不足的突出問題,從而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EOD項目實施的難點在于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與項目策劃定位、項目融資信用結構設計以及政府保障等密切相關。另外項目融資渠道也是EOD項目的核心議題,目前EOD項目正在實踐摸索中,逐漸形成日益成熟的綠色金融市場,并不斷完善其營利模式。
張祺舉例道:“如國內首個在流域治理領域采用EOD模式的薊運河(薊州段)水系治理、生態修復、環境提升及產業綜合開發項目,該項目還款來源包含水系綜合治理專項資金、土地資源收益、經營性資產收益、政府購買生態服務、多元產業收益與股權轉讓所得等。此外,長江生態環保集團與東湖高新區合作的‘光谷生態大走廊項目’,采用‘廠網河湖岸+生態產業’模式,資金來源包括股權投資、資源補償等。”
除此以外,張祺指出,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保險,以及公募REITS試點、碳資產NFT、綠色信托等金融產品,也為EOD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多樣的綠色金融支持,但是需要專業而清晰的操盤路徑,在項目產業策劃伊始,就考慮到對后續金融支持手段的運用。
在張祺看來,若要實現EOD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應積極引入ESG投資理念。ESG表現越好的企業,抗風險能力越強。對EOD項目而言,投資主體的ESG表現越好,越有助于實現EOD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