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理念不只受到全球投資者的青睞也受到各國政府及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今年以來,面臨新冠疫情沖擊、中美關系撲朔迷離及本地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等多重挑戰,香港特區政府及相關機構更是緊鑼密鼓,大力推動香港成為全球ESG投資樞紐。年初,特區政府在財政預算案里明確提出,未來五年將發行總值660億港元的綠色債券,以進一步促進香港綠色債券市場的發展;5月,香港品質保證局宣布推出“綠色金融認證計劃-ESG基金”;6月18日,港交所宣布將成立亞洲首個可持續金融資訊平臺STAGE(可持續及
綠色交易所),專門收集和發布有關可持續發展債券、綠色債券和社會責任債券及ESG相關金融產品的信息;6月30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發布了《綠色及可持續銀行業白皮書》;7月8日,香港金發局發布題為《推動香港成為亞洲的環球ESG投資樞紐》的咨詢報告;7月24日,港交所對來港上市的IPO項目也明確要求在招股時即披露公司在ESG方面的風險。
這一系列的發展顯示,ESG理念不只受到全球投資者的青睞,也受到各國政府及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政府和監管部門的積極介入加速了各國ESG生態系統的發展。隨著全球ESG生態系統不斷豐富、完善和聯接,從事ESG各類業務的機構分工也愈益細化,專業性越來越強,各機構之間的業務互相支持,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正循環機制。我們判斷,全球ESG生態系統已跨越其生存臨界點(critical mass),進入了自我實現的加速擴張階段,其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勢不可擋。(作者為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