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盡管5G網絡本身的節能很重要,但是如果單從5G基站輻射、電力的消耗來衡量5G是否環保,是否能成為綠色5G并不全面。5G畢竟需要應用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促進整個行業的信息化、數字化,必然會帶來各行業實實在在的效率提升和能耗降低,只有當5G使能許多其他行業以更節能的方式運行時,5G對行業轉型的影響才會真正實現。
數據顯示,ICT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的比重不足2%,但其附加值占經合組織國家的6%,占中國GDP的7%以上。這也意味著,只有在對其他行業的能源效率產生顯著影響的情況下,5G才會對全球能源使用產生有意義的影響。
根據ITU發布的《SMART 2020》報告,預計2020年,各行業利用ICT技術提高能源效率的規模相當于全球總排放量的15%。歐盟的數據表明,能耗的最大來源是交通、工業和家庭。因此,如果ICT技術能助力這些領域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排放,那么ICT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將比部署5G網絡本身的意義更大。
Analysys Mason研究表明,5G與人工智能、物聯網和云等ICT技術結合可以提高其他行業的能源效率,在幫助行業和民眾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先進的聯接、云計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提供了一個潛力空前的
平臺,能提升所有行業、城市和社區的能源效率。
尤其,ICT技術有望對醫療、制造、交通和能源行業的能源效率產生巨大影響。比如在能源領域,5G無人機能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進行天然氣管道檢測;基于LCA方法分析顯示,使用5G無人機使上海一次檢測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60%。如果全球都采用這種方法,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足以給全球每個人的智能手機充電100天。在醫療領域,5G使能的遠程CT問診可以完全消除某些相關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在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系統有望提升生活方方面面的能源效率。
但也要意識到,隨著網絡發展以及數據使用率的飆升,網絡能源消耗或將抵消其他領域能源效率的提升。因此,智能5G部署非常重要,要盡可能地減少其消耗的能源。這也需要政府和監管機構及產業鏈共同推進。比如建議政府監管部門降低5G和其他關鍵技術優化部署的門檻,同時推動不同行業利益相關人之間的合作,并鼓勵開發通用平臺和采用統一的方法管理電力使用。
5G的到來不僅不會給社會帶來環境的污染、能源的浪費,反而通過高帶寬、低時延的特性,讓社會變得更為智能,也能為社會發展帶來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能耗。同時,也需產業鏈攜手共進,以期使用更少的能量,傳送更多的信息,在不斷豐富人們數字生活的同時,反哺更美麗的物理世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